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國資委將支持中央企業加大優化能源結構布局,對在保供中作出突出貢獻的給予獎勵加分,全力打好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持久戰”。中投協咨詢委綠創辦公室副主任郭海飛表示,當前我國電力供應保障的主要困難在于電力供需高峰期相對比較集中
國資委將支持中央企業加大優化能源結構布局?
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國資委將支持中央企業加大優化能源結構布局,對在保供中作出突出貢獻的給予獎勵加分,全力打好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持久戰”。中投協咨詢委綠創辦公室副主任郭海飛表示,當前我國電力供應保障的主要困難在于電力供需高峰期相對比較集中,從而導致供電壓力較大,因此,如何做到有序調節非常關鍵,即把用電低谷期的閑置電量儲存起來,待用電高峰使用。同時,由于光伏、風電和水電等新能源受自然條件的限制還是很大,也需要進行及時儲能和電力傳輸。未來進一步做好儲能和電力供應的有序調節,將是解決目前電力供需緊張局面的一個關鍵點。入夏以來,隨著全國各地氣溫持續上升,部分地區出現連續性高溫天氣,從而導致社會用電量攀升。
中國是全球能源消費大國,僅成品油零售市場規模就超過3萬億,交通出行能源行業是一個非常大的賽道。然而,目前整個行業依舊非常傳統,亟需數字化升級。能源是城市的血液,驅動著城市的運轉。而智慧是路,是橋,也是推動城市進化的方法。
當前,綠色發展已成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然選擇,隨著碳達峰、碳中和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目標,能源結構轉型也迫在眉睫。與此同時,隨著新基建政策正在加快創新驅動,數據中心成為信息社會重要的基礎設施,建設智慧能源系統,推進能源革命已是時代大勢所趨
同時,明確要實施智慧能源示范工程。以多能互補的清潔能源基地、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綜合能源服務、智能微網、虛擬電廠等新模式新業態為依托,開展智能調度、能效管理、負荷智能調控等智慧能源系統技術示范。
我國的能源產業發展之路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由常規能源結構向新能源結構三類漸進式轉型重構。以能源產業規范所處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時間節點為標準,我國能源產業規范至今共經歷了四個階段——能源產業規范萌芽階段、能源產業規范發展階段、能源產業規范完善階段以及能源產業規范轉型階段。
中國是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大國,處在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在大力推進能源消費革命、加快轉變能源利用方式的背景下,我國能源消費總量平穩增長,消費結構不斷優化,利用效率不斷提高,替代步伐加快。
當前,能源數字化轉型的頂層設計日益清晰,智慧能源已成為我國構建新型能源體系的重要抓手。智慧能源的核心是數實融合下的數據智能,實現能源使用能效的提升和能耗的精準管控。
智慧能源體系,是指基于“互聯網+智慧能源”的一種泛在能源網絡體系;狹義的智慧能源體系,是指包括微電網、泛能網、智能電網和能源互聯網在內的多組態能源表現形態,也是一種具有多源、互動、自主、協調四大特征的物理能源網絡體系。
當前我國智慧能源產業仍處于發展初期階段,產業主要在技術研發及產品集成方面進行攻關,未來還需在系統全面化應用試點上加大力度,使智慧能源產業真正成為一個高度完善的功能化系統及平臺,讓各環節企業均有所作為。
智慧能源行業產業鏈:智慧能源產業鏈上游為電子元器件、傳感設備、硬件模塊、云平臺系統以及存儲設備供應商,下游為產業園區、企業單位、社區、農村以及個人用戶等終端客戶以及各類電力企業。
圖表:2023-2027年中國能源行業信息化(IT)投資規模預測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中國作為能源生產、消費、進口大國,應加快制定適合國情的近、中、遠期能源戰略規劃,并明確技術路線與實施舉措。中國能源發展面臨"總量大、不清潔、不安全"的挑戰,資源稟賦和基本國情決定不能簡單復制美國發展模式,但成功經驗可借鑒。
從中長遠謀劃,應以"新能源革命"為主導,開啟中國"能源獨立"的長征路,是中國未來能源發展的必由之路與戰略選擇。制定"三步走"發展技術路線圖,依靠"潔煤穩油增氣、大力提高新能源"解決"能源安全"問題,依靠"國內生產+海外權益"兌現"能源自主"愿景,依靠"新能源+智能源"實現"能源獨立"戰略,分步有序調整能源結構從"一大三小"向"三足鼎立"、"一大一小"轉變。只有完成新能源占主體的"一大一小"能源結構革命性轉型,方可能實現中國"能源獨立"戰略。
《“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提出,建設智慧能源平臺和數據中心。面向能源供需銜接、生產服務等業務,支持各類市場主體發展企業級平臺,因地制宜推進園區級、城市級、行業級平臺建設,強化共性技術的平臺化服務及商業模式創新,促進各級各類平臺融合發展。鼓勵建設各級各類能源數據中心,制定數據資源確權、開放、流通、交易相關制度,完善數據產權保護制度,加強能源數據資源開放共享,發揮能源大數據在行業管理和社會治理中的服務支撐作用。
在未來,智慧能源要將傳統能源與互聯網技術、能源中的新技術進行融合,建立起以信息技術為能源生產方式的調控信息平臺的運作模式,促使能源生產者與其他生產者能通過互聯網進行有效溝通,提高能源生產效率,實現更為高效的能源配置,供應更加多元化。
更多消息,請點擊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國能源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版電開關項目商業計劃書
《2023-2028年電開關項目商業計劃書》為中研普華公司獨家首創針對項目投融資咨詢服務的專項計劃書。計劃書分為:行業通用版、專業定制版。行業通用版是中研普華根據行業一般水平測算好了行業指B...
查看詳情
中國5G行業市場規模到底怎樣?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7月5日在2023全球數字經濟大會主論壇上發布的《全球數字經濟白皮書》2...
世界黃金協會:2023年上半年全球黃金ETF需求轉負據世界黃金協會7月14日消息,6月,全球實物黃金ETF結束了連續三個月的E...
耐火材料行市場前景怎樣?2015-2023年,我國耐火材料行業融資事件數量呈波動趨勢。2022年,我國耐火材料行業共發生融資...
長沙啟動新一輪汽車促消費活動 新能源車最高補貼6000元長沙市商務局官方微博消息,7月14日下午,長沙市商務局黨組書2...
科技館行業市場到底怎樣?近日,省財政廳下達2023年中央第二批科技館免費開放補助資金306萬元,繼續支持我省15家科技館...
粵港澳大灣區首個跨境生產藥品正式投產上市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日前宣布,粵港澳大灣區首個跨境生產藥品已正式投產上...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