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聞8月31日消息,印度8月降雨量創下(至少)1901年以來最低紀錄,引發了人們對農作物產量下降和政府可能出臺更多出口限制的擔憂。
據新聞8月31日消息,印度8月降雨量創下(至少)1901年以來最低紀錄,引發了人們對農作物產量下降和政府可能出臺更多出口限制的擔憂。
根據印度氣象局的數據,印度本月降雨量為629.7毫米,比正常水平低36%,6月至8月的總降雨量比平均水平低10%。東部一些大米主產區降雨不足,影響了大米產量的前景。西部和南部甘蔗種植區的降雨量也有所減少。
資料顯示,印度是全球范圍內的大米生產大國,2020年印度出口大米共計1550萬噸,占全球大米出口規模的34%。東海證券指出,印度出口預期大幅減少,預計2023/24年印度出口量為1900萬噸,同比下降9.52%。
中信證券認為,厄爾尼諾年份下,干旱制約印度白糖產量及出口量,壓制海外糖整體供應,疊加前期國內糖供應偏緊,國內糖價或維持高景氣。
公司方面,據上市公司互動平臺表示,南寧糖業:公司是廣西規模最大的糖業生產經營企業之一。金健米業:公司主要產品有大米、食用油、面條、面粉、牛奶等。
紐糖10月原糖期貨合約貨收盤收漲2.98%,至每磅25.57美分。該合約早些時候觸及自6月下旬以來的最高價25.64美分/磅。由于英國銀行假期,倫敦白糖期貨市場休市。
上周紐糖主力合約呈現三角收斂后反彈的趨勢,由于下方需求浮現,疊加天氣炒作再臨,紐糖得到提振,疊加印度出口禁令的傳言,紐糖偏強修復。
如果你想了解白糖行業的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我們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國內白糖行業發展趨勢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重點分析了我國白糖行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對白糖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及前景作出審慎分析與預測。
白糖行業的上游行業主要包括甘蔗種植業和甜菜種植業;中游行業主要是制糖行業,通過對原料甘蔗/甜菜進行壓榨、加熱、分蜜等工藝流程得出成品糖;下游消費領域則分為工業消費和民用消費。
其中,工業消費包括食品加工(烘焙、糖果、飲料、乳制品等)、凝固劑、去污劑等;民用消費則主要為餐飲行業和居民個人食用。
據了解,全球主要生產國和地區包括巴西、印度、歐盟、泰國、中國、美國、墨西哥、俄羅斯、巴基斯坦和澳大利亞等,其中前十位食糖產量約占全球總產量的76%;
前四大出口國分別是巴西、泰國、澳大利亞和印度,整體貿易量占全球比重超過67%。今年以來,國內外糖價持續走高,當前國內期現貨糖價均處在多年來的歷史最高水平。
據生意社,截至5月19日,白糖市場價格為6900元/噸,較去年底漲幅達到19.25%。與歷史對比來看,白糖價格已經創下2018年以來的新高。
國際方面,北半球的炒作窗口期臨近,市場開始交易印度與泰國的邊際變化。短期內,巴西賣壓依然存在,但北半球炒作窗口期拉開序幕,未來兩周印度持續干旱而巴西有小規模降水,天氣升水或再臨,故紐糖近期仍以22-26美分區間震蕩為主,不排除有挑戰突破區間上沿的表現。
國內方面,短期內,糖價長期走高是主邏輯,雖后期原糖到港環比改善,但12月前國內糖供應依然有限,如在北半球炒作窗口期外盤能給到較高價格,則鄭糖不排除有突破前高的可能。
白糖行業作為食品加工和生活消費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趨勢受到市場需求、農業生產、科技進步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白糖主要分為二大類,即白砂糖和綿白糖。
國外食用較多的是白砂糖,綿白糖主要在中國飲食文化圈內的國家或地區食用較多。各國對白砂糖的標準和分類不盡相同。
中國把白砂糖根據精煉程度的不同,劃分為四個級別,分別是精制白砂糖、優級白砂糖、一級白砂糖、二級白砂糖。綿白糖分為三個級別,分別是精制綿白糖、優級綿白糖、一級綿白糖。
我國年產糖約1000萬噸,主產區分布于廣西、云南、廣東、內蒙古及新疆等省區,除少量糖源在本地消化外,絕大部分需要銷售外運到其它地區消費或者進行食品生產,產消地域的時空差異產生了國內白糖貿易。
我國食糖年消費量約為1500萬噸,國產糖加上每年高達500萬噸左右的進口糖,白糖年度貿易的數量龐大。
從全產業角度來看,數字包裝增長的成本問題可以從以下降本增效項目里實現覆蓋并實現溢出效益:一是:新包裝糖防潮保質期長大大降低了儲存期間的質變損耗(貼水);
二是:數字包裝及配套的智能管理系統可實現食糖全流程的批次管理及,讓每包產品可溯源可監管從而產生溢價(升水);
三是:數字包裝配套的物聯自動化設備從包裝線、裝車出廠、倉庫裝卸及出入庫管理、終端用戶都能極大的降低人工成本。
大宗貿易白糖市場通常指的是全球范圍內大量的白糖交易市場,包括國際原糖市場和國內市場。
這些市場的價格形成和交易方式主要受國際糖協組織和各國政府政策的影響。近年來,隨著全球需求的增加,大宗貿易白糖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價格波動頻繁,市場競爭日益激烈。
白糖是由甘蔗或者甜菜加工而成的產品,糖料作物具有農產品屬性。但收獲后需要再加工,因此又具備工業品屬性,所以白糖屬于有農產品屬性的工業品。
供需作為商品價格波動的主要驅動因素,具體到白糖行業,需求主要分為民用和食品工業,整體用量相對剛性,國內年均消費量在1400萬-1600萬噸;
供應主要分為國產和進口,由于糖料作物種植以及進口量的不穩定,導致供應端變化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卓創資訊對近11年數據進行相關性分析得出,白糖供應量和價格的相關性系數為-0.74,屬于中高度負相關關系。
“十四五”時期,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國糖業面臨轉型升級。在上游糖料種植領域,糖料種植良種化、機械化、水利化等程度將進一步加深,糖業生產成本能夠有效降低;在制糖工業領域,我國制糖工業加工產業鏈將進一步延伸,5G、物聯網等技術將有助于產業智慧化、數字化升級,糖業轉型升級步伐進一步加快。
未來,環保和可持續發展將成為大宗貿易白糖市場的重要議題。糖料作物的種植和生產過程可能會受到更嚴格的的環境保護法規的限制,企業需要積極采取措施,實現可持續發展。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白糖生產技術也在不斷革新。目前,一些先進的生產企業已經采用了自動化、智能化的生產設備和技術。這種生產方式可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和一致性。
未來白糖行業還可以進一步推廣使用新技術,例如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優化生產流程,實現智慧化管理和精準化生產,促進白糖行業向高效環保方向發展。
總之,大宗貿易白糖市場在未來的發展中,既面臨著機遇,也面臨著挑戰。相關行業人士應密切關注市場動態,把握發展趨勢,不斷調整經營策略,以適應市場的變化和發展需求。
白糖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白糖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白糖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規模、產業結構、區域結構、市場競爭、產業盈利水平等多個角度市場變化的生動描繪,清晰發展方向。
欲了解更多關于白糖行業的市場數據及未來行業投資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國內白糖行業發展趨勢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國內白糖行業發展趨勢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白糖是由甘蔗或甜菜的汁經提純、濃縮、分蜜制成的糖。成白色結晶狀。有白砂糖、綿白糖等種類,供食用。白糖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白糖行業的市場規模、白糖市場供需求狀況、白糖市場競爭狀況和...
查看詳情
據新華社8月31日報道,為進一步減輕家庭生育養育和贍養老人負擔,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有關規定,國務3...
水管是供水的管道,現代裝修水管都是采用埋墻式施工,水管的分類有三種,第一類是金屬管,如內搪塑料的熱鍍鑄鐵管、銅...
2023年國產大豆總產量再創歷史新高2022年,是我國大面積示范推廣大豆玉米帶狀符合種植的第一年,面積超過1500萬畝,初...
2023特色幼兒教育發展前瞻2023新形勢下民辦幼兒園高質量發展。堅持公益普惠是不可逆轉的歷史方向;拓展專業服務是應對...
海外重大工程項目落實落地近日,國機集團總承包的阿布賈燃機電站項目一期工程開工。尼日利亞總統博拉·蒂努布...
TCL科技于二季度成功重返盈利軌道,二季度歸母凈利潤8.9億元,同比環比扭虧為盈。與此同時,包括京東方在內的其他主要...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