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網11月15日報道,為推動臨港新片區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通用機器人產業研究院、臨港機器人產業基地日前在上海智能機器人產業大會臨港峰會上揭牌。
據人民網11月15日報道,為推動臨港新片區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通用機器人產業研究院、臨港機器人產業基地日前在上海智能機器人產業大會臨港峰會上揭牌。
通用機器人產業研究院由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臨港集團、智元機器人及產業代表人士發起共建,立足面向通用機器人產業的高端專業智庫、研發與轉化平臺、對外交流合作窗口,作為通用機器人領域的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平臺。
中信證券指出,人形機器人對旋轉執行器的單體需求更大,預計旋轉執行器有望從2024年開始顯著拉動旋轉執行器市場空間,旋轉執行器需求的年化復合增速預計將在2023年至2025年提升到30%以上。此外,滾珠絲杠是將旋轉運動轉換成線性運動的重要傳動裝置,下游應用廣泛。
公司方面,據上證報表示,江蘇雷利:控股子公司鼎智科技是微型線性傳動領域龍頭企業,具備滑動絲桿、滾珠絲桿、滾柱絲桿的研發生產能力,產品的傳動效率及精度處于行業前列。恒工精密:公司已在RV減速機核心部件行星架座、行星架蓋等方面實現技術突破,并開始小批量供貨。
人工智能是臨港新片區發展城市產業的重要抓手。據此間官方表示,目前,已經集聚AI核心企業150多家。智能機器人作為人工智能的重點應用賽道,新片區正加快推進智能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圍繞通用機器人、工業機器人、服務及特種機器人、AI技術4大領域,已集聚產業鏈相關企業近40家。
今年10月,上海官方發布《上海市促進智能機器人產業高質量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當日現場,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智能制造推進處處長韓大東在解讀該方案時介紹,當前上海市工業機器人產值達240億元人民幣;到2025年,上海要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機器人產業創新高地。
機器人主要由傳感、控制、機械三大部分組成,又可細分為感知系統、控制系統、驅動系統、機械/執行機構、交互系統。當前機器人的經典架構設計遵循感知-控制-執行的反饋控制框架,主要由傳感、控制、機械三大部分組成,因此其具有感知、執行等基本能力。
與人或生物的組成部分進行類比,可將機器人結構細分為感知系統(感官系統中的感受)、控制系統(大腦系統)、驅動系統(心臟、肌肉)、機械/執行機構(身軀、四肢)、交互系統(感官系統中的交流)。
根據制造目的的不同,機器人可分為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全球機器人市場主要以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為主,我國機器人市場以工業機器人為主。
智能機器人行業涵蓋了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醫療機器人、農業機器人等多個領域。它的發展受益于人工智能、機器視覺、傳感技術和機械工程等領域的突破。智能機器人的應用領域包括制造業、物流與倉儲、醫療保健、農業、航天航空等。
智能機器人是一種能夠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可編程機械系統。國際標準化組織認為,機器人是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能力,可在其環境內運動以執行預期任務的可編程執行機構。
智能機器人在服務業、金融業、建筑業、安防領域等有著廣泛的使用。隨著技能的不斷進步,智能機器人將持續在各行各業中發揮更多的作用,推進工作效率提高和創新發展。
智能機器人產業的核心特征在于將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與精密的機械設備相結合,實現智能化和自動化的高級功能,成為數字經濟時代最具標志性和關鍵的智能化工具之一。
據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機器人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分析
在智能化技術方面,智能機器人具備自主感知外部環境的能力,通過感知技術獲取環境數據,并進行準確的定位和識別。通過運動控制和路徑規劃,智能機器人能夠執行復雜的操作和動作。
此外,智能機器人還具備AI感知交互能力,能夠通過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視覺識別等技術與人類進行多模態的交互和溝通。
智能機器人產業鏈包括核心零部件、配套部件及算法模塊、機器人本體、系統集成等多個環節,工業機器人包括焊接、搬運、裝配、檢測、噴涂等細分賽道,服務機器人包括特種服務、公共服務、家庭服務、人形機器人等細分賽道。行業應用包括汽車制造、3C電子、金屬加工、半導體、醫療等多元化場景。
從產品側落地來看,智能機器人需要更加垂直細分,根據不同的場景、滿足不同的需求,比如建筑機器人、采摘機器人、醫療機器人等,預計未來隨著產品種類的不斷豐富,將向商業、醫療、家庭服務等各行業進一步滲透。
根據中國電子學會、IFR 預測,由于中國對機器人科技和產業發展高度重視,中國機器人行業將進一步發展壯大,2022-2024 年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將分別達到174 億美元、210億美元、251億美元,2022-2024 年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 CAGR 預計為20%,超過全球預計增速(13%)。
據高盛預測,在最理想的情景下(產品設計、用例、技術、可負擔性和公共接受度等障礙被克服),人形機器人2025年至2035年銷量的CAGR可達94%,2035年市場規模將達1540億美元。
而在國內方面,《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2022年)》顯示,近些年,我國機器人市場規模持續快速增長,“機器人+”應用不斷拓展深入。
中國已將突破機器人關鍵核心技術作為重要工程,國內廠商攻克了減速器、控制器、伺服系統等關鍵核心零部件領域的部分難題,核心零部件國產化的趨勢逐漸顯現。預計到2024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將超110億美元,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將有望突破100億美元。
機器人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機器人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機器人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規模、產業結構、區域結構、市場競爭、產業盈利水平等多個角度市場變化的生動描繪,清晰發展方向。
欲了解更多關于機器人行業的市場數據及未來行業投資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機器人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機器人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機器人是一種自動化機器,不同的是這種機器具備一些與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規劃能力、動作能力和協同能力,是一種具有高度靈活性的自動化機器。機器人可以輔助甚至替代人類完成...
查看詳情
2022年,中國光伏硅料、硅片、電池、組件產量分別達85.7萬噸、371.3GW(吉瓦)、330.6GW、294.7GW;中國國內光伏新增1...
作為我國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投融資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要舉措,PPP主要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采取合理的投資回報方式P...
首屆中國(黑龍江)國際綠色食品和全國大豆產業博覽會近日在哈爾濱開幕,農業農村部黨組書記、部長唐仁健提出,要逐步...
科技成果轉化產業發展現狀分析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發布關于再次推廣借鑒深圳綜合改革試點創新舉措和典型經驗的...
在消費能力和消費意愿的雙重驅動下,公眾的飲食需求開始由“吃飽”轉向“吃好”,堅果類產品契合了人們健康飲食的理念...
航空器是指在大氣層中飛行的飛行器,包括輕于空氣的航空器和固定翼航空器、 旋翼航空器等重于空氣的航空器。固定翼航...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