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價受人工、原材料、物流等影響
多年來,家電一直都在降價,商家一直都在搞價格戰,而現在為啥集體漲價?這或許是很多行外人士的疑問。
其實,仔細查看各家電企業的漲價通知書不難發現,主要受三方面影響。一是市場大宗物料價格普遍上漲,導致家電行業原材料價格明顯上漲;二是包裝、物流費用價格明顯增高;三是政府關停環保不達標企業決心強烈、手段強硬,家電零配件的供應出現緊張。
多家彩電企業負責人曾表示,2016年面板漲價幅度頗高。面板行業從2015年至2016年上半年虧損比較嚴重,面板企業達成同盟,在2016年下半年開始漲價。一空調企業負責人說,空調漲價的原因是空調原材料全線漲價,紙箱、銅、鋅等大宗材料都在漲價。
“目前紙箱是有錢都買不到,因為紙箱行業是污染嚴重的行業之一,現在很多紙箱廠都被關閉。銅的價格則比2015年上漲了30%以上。”有家電負責人說。
其實,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各大宗材料價格持續上揚。主要原材料銅上漲40%,價格在4.9萬元/噸,塑料、鋁材等價格漲幅在30%以上。此外,人工成本不斷增加,物流費用因限超限載等因素上漲30%以上。原材料、人工成本、物流費用“三箭齊發”,讓家電企業無法承受,最后不得不對整機產品提價。
理性看待漲價,選對“優質”最好
家電行業觀察人士洪仕斌認為,由于此類漲價并非單一品牌的上漲,相信不會影響消費者購買行為,如空調在淡季漲價不會有很大影響。廠商可以趁著這次漲價,把服務、產品功能再提升一個檔次,抓住轉型升級的機會。
專業人士表示,對于消費者來說,應該理性地對待漲價,在整個市場漲價大環境下,如果出現一些特例企業,那么大致有三種情況,一是企業原本產品溢價能力強、規模大,能夠承受住成本的上升,并試圖借機搶占市場;二是激進企業愿意以自身虧損來搶占市場;三是通過偷工減料、降低原材料的品質等,來實現成本的下降。前兩者還好,如果是后一種,那才是真正損害消費者的利益。
從消費者的利益出發,家電產業的結構升級是有利于用戶的,一方面高端家電產品能夠給消費者更優質的服務和更可靠的產品品質。這也是發展初期,很多國內消費者青睞外資品牌的主要原因。
雖說“只買貴的,不買對的”有些偏激,但“一分錢一分貨”在家電行業中并非沒有道理。
家電漲價對企業或是轉型升級好機會
中怡康白電事業部研究經理王宏吉認為,由于大宗原材料價格在2017年仍然看漲,因此預計此輪價格上漲將延續至2017年上半年。尤其是在2017年3月進入銷售旺季后,整個空調市場會有新一輪的價格呈現。在多重成本上漲的影響下,家電漲價已是不可抑止,成本遞增或引發家電業新一輪洗牌。
卓創資訊分析師陳亞楠認為,價格制定政策是唯一與企業利潤或盈利能力直接相關的主要因素,合理的價格才能最大限度贏得市場,使企業利潤最大化。“如果得不到持續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續發展,那么企業就會缺乏發展后勁,所以家電產品可以適當上調價格,但考慮到去產能和競爭因素,價格不可能暴漲。”
家電行業分析人士表示,“價格戰”消停了,對行業而言是良性的。長久以來,家電行業是一個典型的紅海市場,利潤微薄,如果不漲價,企業沒有利潤,對誰都沒有好處。漲價甚至會對2017年上市公司的業績帶來一定的利好,對整體利潤額有一個拉升作用。良好的利潤空間和盈利能力,能確保企業獲得充分的資金用于研發投入,提高員工待遇,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
對企業來說,近年來我國家電市場增長動力明顯不足,市場需求疲弱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改變,為此家電企業要不斷加快轉型升級步伐,通過創新驅動,朝高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引導新一輪的消費結構升級和產品的更新迭代。廠商可趁著這次漲價,把服務、產品功能再提升一個檔次,抓住轉型升級的機會,加速向智能高端化轉型。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風險投資是在創業企業發展初期投入風險資本,待其發育相
風險投資是在創業企業發展初期投入風險資本,待其發育相
風險投資是在創業企業發展初期投入風險資本,待其發育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