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當前形勢看,棉價漲勢有,跌勢存,但相信棉價漲與跌都不可能會有當年那種“如過山車”之狀,及“一夜入秋”之景,作為久經沙場的棉花業界精英自然會明察秋毫,駕馭市場,自如決策。
據企業反映,近期來新疆采購棉花的內地貿易商、棉紡織企業、經銷商人數明顯減少,造成新疆棉交易市場一下子冷清下來。12月30日阿克蘇某站臺工作人員說,往常棉花交易、裝車熱熱鬧鬧,現今卻是冷冷清清。

新疆棉交易冷清,一是內地紡企臨近年底,大多開始封賬盤點,或給工人安排放假,對原料采購暫時緩行。二是棉價波動較大,不排除不少市場主體觀望心態。截至12月30日阿克蘇“雙29”“雙30”價格15800-16000元/噸(毛重、提貨價),3128級手采棉價格15600-15700元/噸,均較本周初下跌200元/噸。
“大家只能不斷向內地移庫銷售,這段時間看來,效果也不太好。”某阿克蘇軋花廠負責人說,今年共加工皮棉7500多噸,共在新疆售出1900噸,移庫到內地3600噸,共售出2900噸。眼下新疆和內地庫存加起來還剩2000+700=2700噸。也就是說,今年該企業共完成銷售64%,剩余部分卻感到銷售壓力。
據該負責人介紹,進入本月下旬新疆棉企銷售進度65-85%,較慢于去年。不過有個別企業僅銷售30%左右,也有個別廠家銷售90%以上,甚至全部清空庫存。銷售較快的企業用如下方法:
第一,堅持“按單生產”原則。以阿克蘇某廠為例,截止目前僅剩400多噸棉花在庫,負責人表示,今年共加工皮棉6100多噸,他們“不見兔子不撒鷹”,即來單才生產,無單不生產,這是他們弱市致勝的法寶。
第二,差異化競爭。某軋花廠老板說,本年度開秤以來,很多企業都是“見棉即收”,很少有針對性、目標性的企業,而他們從一開始就進行差異化競爭。他們廠開秤較早,在別的企業還在檢修機器之時,他們已展開收購,所謂“早下手早受益”,他們廠在其它廠家入市之前,就已賺了個盆滿缽滿。且擇優加工銷售,他們廠對籽棉進行嚴格控制質量,加工的“雙29”“雙30”棉花,總體較暢銷,且利潤較好。
棉花價格下跌,各地棉花市場報價混亂,棉價差距明顯,相同質量的皮棉價格差距近千元,報價從15400元/噸到16600元/噸不等。業內人士分析,上千元的差別并不多見,這對于紡織企業來說也不是個小數。綜上所述,強市有弱者,弱市也有強者。在今年棉市之中,一些善于經營的人取得不錯的業績。近期棉花向下波動,不少業界心有戚戚,但要細心觀察,仍有錢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