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新基金”理想的規模為6億至12億左右。

近兩年打新基金“圈”了蠻多粉絲,股市變臉太快,還是打新這面“紅旗”不倒。
不過,關于持有打新基金的體驗,基友們有很多問題,比如:
打新收益怎么這么低,還不如貨幣基金?
不是說打新嗎,為什么近期會虧損?
如何挑選打新基金?
基民甲看到上海證券一篇研報,覺得把打新基金的問題講清楚了,一起分享給基友。
以下上海證券原文(有刪減)
2016年打新概況 2016年,A股市場有175只新股上市,共1705只基金參與過打新(數量較2015年上升164.49%),50%的基金參與申購了近半數以上新股,30%的基金參與過8成數量的新股申購。
據統計,2016年1月1日至12月15日間發行的149只新股上市至開板平均漲停13.46次,即平均上漲了351.93%。
從數據上來看,2016年A類投資者(包括公募基金)的配售率幾乎是網下整體配售率的2倍。2016年全年A類機構中簽率為萬分之2.3,各新股平均頂格網下申購數量為7036萬股,這意味這公募基金只要頂格申購每次打新平均能收獲1.61萬股的新股。
基民甲點評:兩個意思——新股收益好;打新基金中簽率高。但這并不等于打新基金收益像傳說中的“神乎其神”,因為——
打新貢獻的收益率理論最高水平為6%左右 2016年積極參與80%以上新股申購、基金業績穩健的“打新基金”有42只(成立滿一年,剔除保本基金、股票多空基金,以下同)。這些基金今年以來均取得了正收益,收益率區間在0-5.5%之間(剔除異常凈值波動)。
打新策略的收益穩定性突出,但其可獲得的總收益空間有限。假設單只基金獲得2016年每個新股的網下的頂格配售,并在第一個開板之后賣出,理論上全年最多能獲取共計2800萬左右的無風險收益。
從收益率角度來看,考慮法規規定基金新股申購市值不能超過基金規模,假設規模在0.5億元、1億元、1.5億元、3億元的基金(假定全年規模穩定),均獲得每個新股最大可配售額或市值匹配的配售額,則單純的打新策略最高能為上述基金貢獻年度收益率為6.21%、5.95%、5.39%和3.99%。
值得關注的是,盡管0.5億規模基金理論打新收益率最高,但是為了滿足打新的股票底倉要求,將變成滿倉股票的股票基金,整個投資組合面臨完全的股市風險暴露。
剔除“打新基金”平均管理費、托管費的成本,理論上打新策略能為3億規模以內的基金貢獻的收益率在2.5%-5%之間,規模更大的基金則收益率將進一步被稀釋。從這個角度來看,少數“打新基金”收取1.2%的管理費用,對于基金收益的侵蝕會較大。
基民甲點評:打新貢獻的收益率理論最高水平為6%左右——不要期待買入打新基金能獲得與新股上市后漲幅相等的收益,比如新股上市后平均漲幅為351.93%,打新基金的實際收益沒這么“蠱惑人心”。
打新基金的規模會稀釋打新收益,而股票底倉、債券投資也對打新基金整體收益有影響;比如四季度債市調整,很多以“債券+打新”策略的打新基金凈值較大回轍。另外,每天照收不誤的管理費會使本來不高的打新收益再打折扣。
要不要買打新基金,基友們事先需考慮清楚——理論上打新收益一年大致6%,股票、債券投資會增強或減弱打新基金的整體收益。
如果要買打新基金—— 打新基金多大的規模最合適? 基金規模對“打新基金”的主要影響有:
一是在“打新基金”股票底倉金額相對固定的情況下,規模越大的基金,“打新”收益增強的效果越為稀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