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行情”還能持續多久,金融市場爭議不斷。

此前,他的減稅、擴大基礎建設項目投資、貿易戰、鷹派加息等經濟政策掀起了美股迭創新高、美元強勢上漲的“特朗普行情”。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前副總裁朱民,在近日舉行的浦山講壇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能確定的是,特朗普上任后肯定會推進緊貨幣、寬財政、貿易戰等經濟政策,但目前尚未確定的,是這些經濟政策將如何實施,以及對美國經濟金融走勢的影響力。
針對眾多金融機構普遍看好特朗普一系列經濟政策對美國經濟拉動作用,朱民卻提醒,由于特朗普很可能采取調高美國債務上限的方式籌集資金踐行他的經濟政策,未來美國日益龐大的債務與財政赤字壓力,很可能給美國經濟持續較高增長趨勢與美元走強平添新的變數。
美國經濟三大結構性問題 記者:能否介紹特朗普拋出一系列經濟政策的時代背景?
朱民: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有深刻的經濟基礎,就是美國經濟面臨深刻的結構性變化。特朗普看到這個問題,提出“讓美國再次強大”,這個口號恰恰擊中了美國經濟結構性問題的要害。
美國經濟結構性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美國經濟繼續變“輕”,當前美國服務業占GDP比重為78%,制造業空心化,金融業占比太高,這也是美國爆發次貸危機的導火索之一。奧巴馬當時提出“讓制造業重新回到美國”,但是失敗了。
二、美國同樣面臨產能過剩與投資急劇下滑的問題,由于產能過剩,導致美國產業投資持續下滑,相比2007年美國投資水平,過去8年投資下降了25個百分點。每年美國因投資下滑丟掉3個百分點的GDP,經濟怎么可能強勁增長?
三、美國經濟活力在下降。這具體表現在美國就業人口換工作的比例在下降,2000年這個數值在22%,但2016年這個數值只有12%;其次是新成立公司占公司總數的比重也在下降,20年前IT業與制造業分別占比18%與12%,但現在制造業跌到10%,IT則下降了一半;還有就是美國的勞動生產率急劇下降,導致工資收入占GDP的比重持續下降,令中產階級的收入在急劇緊縮,影響到消費等各個經濟環節。
更重要的是,美國同樣面臨人口老齡化問題,這就需要投資大幅提高產生新的經濟增長點,拉動勞動生產率與就業比率提高,但這三個要求,美國現在都不滿足。
因此,從某種程度而言,特朗普是美國40-50歲左右的中產階級選出來的,他們已經認識到,如果美國仍然延續奧巴馬時期的經濟政策,退休后的日子會難過。
特朗普政策推行的可能性 記者:在你看來,特朗普的減稅、擴大基礎建設項目投資、貿易戰等經濟政策實施的幾率有多大,這些政策會對美國及全球經濟帶來多大的影響?
朱民:我覺得特朗普的減稅政策肯定會推行。目前美國公司稅水平在35%,而OECD國家公司稅已經降至22%,英國和加拿大甚至降到了15%,因此美國的公司稅有下調的余地,而且共和黨一直主張通過減稅促進經濟增長,這項政策要落實并不難。
至于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其實在實施過程會存在很多不確定性。目前特朗普要退出TPP幾乎已成事實,至于是否會退出《北美貿易協議》談判,我個人覺得很難,重新談判是很有可能的,需要注意的是,在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后,墨西哥比索兌美元下降了12%,恰恰與《北美貿易協議》的關稅優惠相抵。
還有就是,特朗普會將中國劃為匯率操縱國,但他是否對中國所有進口美國的商品征稅45%,我個人覺得不可能,如果美國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征收45%的稅,中國GDP會下降2.8%,美國的GDP會下降1.1%。這個仗誰都打不起。所以特朗普可能會對部分產品征收45%關稅,比如奧巴馬曾對中國輪胎征收45%反傾銷稅,但是3年后又回到15%。事實上,特朗普打貿易戰的最大目的,是以此為美國的企業出口創造空間。
對于增加基礎設施投資5500億美元-10000億美元,我個人覺得很有可能會落實,因為過去20年美國政府對基礎設施的投資急劇下降,從占GDP的2.8%跌到1.4%左右,因此特朗普很可能會擴大基礎設施項目投資。
綜合上述三項政策,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特朗普經濟政策的核心,一方面加大基礎設施投資,拉動需求以推動GDP增長,另一方面通過稅收改革,增加企業核心競爭力,引導全世界的資本到美國投資建廠,推動美國制造業復興。還有就是利用美國的強勢地位,在全球打貿易戰,為美國對外貿易實現最大化收益。
美聯儲肯定會繼續加息 記者:目前金融市場最關注的,特朗普鷹派加息論調是否會影響美聯儲未來的加息步伐,在你看來,未來美聯儲加快升息步伐的幾率有多高?對全球金融市場影響有多大?
朱民:可以肯定的是,今年美聯儲還會繼續加息??紤]到歐洲、日本央行仍然在執行負利率政策,貨幣政策的分化加大了美元的利差優勢,因此美元短期還有走強的空間。
我們最需要關注的,是美聯儲將以多大強度、多大速度開始加息,這將對全球金融市場造成巨大沖擊。因為它決定了全球資產定價的基準。
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后,金融市場第一次意識到,市場預期可能要向美聯儲的加息預期路徑靠攏了,這個認知的改變非同小可。2013年時任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推出放緩QE貨幣量化寬松政策,全球金融市場引發劇烈波動,原因就是市場預期開始向美聯儲貨幣政策的預期路徑靠攏。因此,在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后,美聯儲加息步伐到底有多快有多強,將是金融市場未來最大的潛在風險。
美元走強受雙赤字約束 記者:在特朗普緊貨幣、寬財政的經濟政策下,很多金融機構紛紛看好美國經濟增長前景與美元巨大升值空間,你認為特朗普經濟政策真能兌現這些市場預期嗎?
朱民:在這里我想先提出一個問題,在減稅情況下,特朗普要擴大基建項目投資的錢從哪里來?只有一條路,就是增加財政赤字。
不過,2016年美國聯邦政府的財政赤字是GDP的3.3%左右,2017年的財政赤字估計會升到4%。美國經常賬戶赤字會從2.9%(占GDP比重)水平增長到3.5%-4%。也就是說,2017年美國很可能會回到雙赤字(財政與經常賬戶赤字)的高峰。
值得注意的是,美元走強將受到財政和經常賬戶雙赤字的約束。如果雙赤字控制不好,市場將面臨一個更大的挑戰——美元的劇烈波動,即美元在特朗普實施經濟政策初期會走強,隨后會根據財政赤字狀況而走弱;這往往比美元單向波動更難應對。
因此,在美國國會希望降低財政赤字的情況下,特郎普能否在3月份說服國會提高債務上限,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這也是特朗普上臺后面對的一個新挑戰。
關于美國經濟能否持續較高增長,特朗普曾很自信地表示,隨著財政刺激政策實施,美國經濟增長速度將達到3.5%-4%,令美國再一次強大。
我們做了很多模型估算,3.5%到4%可能不會那么容易達到,但達到2.8%-3%左右是完全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