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特朗普將正式“登基”,成為美國第45任總統。就在正式入主白宮前,他給強勢美元“潑了一盆冷水”,一場貨幣戰爭近在咫尺。那么,特朗普政府究竟會對全球金融產生哪些微妙影響?美聯儲的利率政策究竟要看誰的“臉色”?
近日,紐交所前副總裁喬治-烏杜(Georges Uguex)攜新書《金融的背叛——恢復市場信心的十二項改革》訪華,并在北京接受了華爾街見聞的獨家對話,詳談了他對金融業虛假繁榮、美聯儲政策動向以及特朗普“真面目”的看法。
針對今年金融市場的波動,他特別指出,特朗普正式就任總統后,市場將“大亂”,因為特朗普無法看清不同事件之間的相互影響,市場將無法像以前一樣能夠預判美聯儲和財政部的動向,這屆美國政府將動蕩不定,勢必引發巨大的市場波動。
對于美聯儲的政策走向,烏杜對華爾街見聞表示,美股是美聯儲政策的最大操縱者,耶倫本可以做出理性的利率決策,沒必要等到去年12月的時點加息,但華爾街一直在游說美聯儲“別碰利率”。他預測,今年美聯儲將加息兩次。
以下為對話實錄:
華爾街見聞:您在新著中強調了“金融背叛”,這場“背叛”的根本原因,誰是真正的禍端?
烏杜:“背叛”就是銀行不再考慮它們如何為經濟增加價值,而是只在乎如何為它們自己帶來收益。
因為銀行經營模式開始變得更受管理層喜愛,而不是客戶更喜歡,這就是“背叛”的所在。服務客戶是銀行的重要工作,但是這個模式現在改變了。關于誰該受到責備,毫無疑問銀行的管理層應該承擔,正是他們做了這件事。現在我們有監管系統,可以讓“背叛”沒有發生的可能,但是這個系統太脆弱了。
從根源上來說,銀行開始在忽視風險的狀態下管理他們的投資組合,通過貸款抵押證券或者其他方式發行到市場,然后就不再關注了。現在銀行受到了回擊,這些銀行最終會因為忽視它們的責任而面臨巨額罰款。
華爾街見聞:據您的觀察,哪個區域的金融市場沒有“背叛”現象出現?
烏杜:這是一個西方國家存在的現象,在美國和歐洲都存在,因為銀行業在歐洲和美國都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亞洲不屬于“金融背叛”的部分,因為亞洲的銀行不在投機的游戲中,并且銀行的所有者并不像西方這樣貪婪。你知道銀行代表了什么,你也知道這為美國的銀行帶來了什么。從這些“背叛者”身上學到的就是,給他們機會賺取成千上萬的美元是沒有意義的,而我們失去了我們的道德操守。
華爾街見聞:有一種觀點認為“美聯儲是美國股市最大的控盤者”,您同意這種說法嗎?
烏杜:不,美股才是美聯儲政策的最大操縱者,如果耶倫做出了理性的決定,她會在一年前就加息。但是我們每次見面討論美聯儲政策的時候,華爾街就游說“別碰利率”。為什么呢?因為道瓊斯一直在上升,他們要賺錢。
對美聯儲來說,短期利率仍然有上升的空間,所以我猜測今年美聯儲在兩次加息。
華爾街見聞:1月20日,特朗普將正式就任美國總統,全球金融市場將面臨什么風險?
烏杜:大亂!
這是市場面臨的最大風險,特朗普可能會看到一件事向不同的方向發展,但是他還沒有聰明到能夠明白這些事情之間相互的影響,所以,我們不會像過去一樣可以知道美聯儲做什么,財政部如何行動。
相信我,這屆政府會非常動蕩不定,因此我們會面臨巨大的市場波動。
華爾街見聞:2008次貸危機爆發時,美聯儲前主席伯南克曾拒絕承認系統風險,是什么造成了監管者總是誤判危機的爆發?
烏杜:心理狀態,默認選項從來都是不行動。伯南克對此不確定,監管者和政府也是不確定的,每個人都不確定。這其中有一些聲音,說我們在危機的邊緣,但是監管者并沒有聽從,因為每個人都對既存事實有不同的解讀。
如果你有一個委員會幫你決定行動或者不行動,我一直就在做這樣的事情,那么沒有人從中受益,因為不行動的風險是有限的,如果你有所行動,那么你在冒險。所以人性使然,人們都傾向于保護自己,做出最簡單的決定而不是最有膽識的決定。世界各地都是如此,普羅大眾的心理。
華爾街見聞:您曾擔任紐交所的副主席,在您看來,中國股票市場的緩慢發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烏杜:美國股市中,20%是個人投資者,80%是機構投資者,在中國恰好相反,所以這里面確實存在一些需要重新發展的東西,那就是創造更多的機構投資者,這樣可以提高流動性。
中國市場的境外投資者的數量因為有限的流動性而受到很大影響,所以中國市場的成長主要依靠開放性,對中國最重要的是機構投資者,這可以逐漸催生出一個更大的市場。
然而,2015年的中國股市動蕩告訴我們,即使像中國這樣流動性不好的市場,當人們開始拋售股票的時候,市場也會出現大幅度的下跌,所以這里沒有對手方。供需之間存在不平衡丞待解決,這是中國公司和中國政府改革要解決的問題。當時有些機構持有的A股股票不能賣出,雖然短期可以利好市場,但是從根本上會逐漸消耗中國市場的信心。
華爾街見聞:您曾強調全球央行政策與監管職能的分離,中國一直在討論“一行三會”的整合,您如何看這項改革?
烏杜:美國也有過類似的管理體系,比如美聯儲主席、美國證監會主席與財政部長至少每月見一次面,由財政部牽頭,13個主要監管機構參加。因為每個監管機構獨立出臺自己的監管政策,而不考慮其他機構會造成很大混亂,所以需要一個部門間的協調機制。
但如果把不同的機構合并起來,各機構所關注的點之間會有沖突。因為合并后的機構要制定貨幣政策、監管政策、開放市場政策,還要負責政府投資,很多事項無法協調。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中研普華通過對準分子激光器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準分
煤田地質勘探研究報告對煤田地質勘探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
過氧化二異丙苯又稱硫化劑DCP、過氧化二枯茗。白色結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