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2016年的樓市,無疑讓人五味雜陳:從上半年的一線城市、重點二線城市房價飆升,到國慶期間中央出臺調控政策,幾乎席卷大半個中國,在這樣的大起大落中,中國房地產市場銷售額首次突破10萬億,而搶房潮、離婚潮、高價地、四小龍、賣房保殼種種現象,則又構成了2016年樓市一幅幅獨特的風云畫卷。那么,在2016年,中國房地產中有哪些事件值得關注呢?
一、一線城市房價年初飆升 “四小龍”領漲二線城市
繼2015年房地產開發投資降到最低點以后,2016年年初以來,房地產市場的火爆行情超出所有人的意料,人人談股變成人人說房,一線城市的房價出現了脫韁式上漲,京滬深三大城市率先領漲,北京和上海房價同比上漲超過了40%,深圳新房均價一舉邁入5萬元大關,上海甚至出現一天跳價70萬的情況。
隨后,一線城市周邊地區房價也開始上漲,受利好消息影響,2016年廊坊房價增速最快,同比上漲102%。接著,廈門、合肥、南京、蘇州等城市房價領漲二線城市,上漲超過了30%,這四個城市也因房價上漲過快而被稱為“四小龍”。
從2016年2月到8月,短短半年時間內,全國70多個主要城市中,近20個城市的房價漲幅超過10%,15個城市的房價漲幅介于5%至10%之間。
報告顯示,目前各城市房價分成五個梯隊,第一梯隊京滬深三市,均價每平米超過4萬元,第二梯隊廈門、南京、廣州、天津,每平米超過2萬平米,第三梯隊是杭州、福州、青島、武漢、蘇州等,每平米超過1萬元,第四梯隊是大連、成都、無錫、蘭州以及佛山等市,每平米超過6千元,第五梯隊是威海、吉林、常德、荊州、濰坊等,每平米低于6千元。
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房子不是用來炒的
2016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其中提到,“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既抑制房地產泡沫,又防止大起大落;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供應,特大城市要加快疏解部分城市功能,帶動周邊中小城市發展;要加快住房租賃市場立法,加快機構化、規模化租賃企業發展。
分析人士指出,2016年以來,我國一些地區房價上漲過快、投機炒作特征明顯,不僅容易導致金融風險上升,有損普通民眾的幸福感,長此以往,亦不利于房地產業在實體經濟中發揮積極作用。2017年,我國將進一步采取綜合措施,因地制宜、因城施策,讓旨在投資投機的炒房者知難而退,最終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三、國慶開啟密集調控潮 席卷大半個中國
如果說上半年樓市關鍵詞是房價暴漲,那么下半年則毫無疑問的是樓市調控。2016年9月30日晚間至10月6日,短短7天時間,南京、廈門、深圳、蘇州、合肥等19個城市先后發布新樓市調控政策,重啟限購限貸等政策。11月10日起,杭州、武漢、深圳、南京、西安、成都、福州、南昌等熱點城市調控政策繼續加碼。
新政下一二線房價逐步降溫。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0月一、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分別上漲0.5%和1.3%,分別比9月回落2.8和1.0個百分點。10月下旬新建商品住宅價格除深圳和成都兩個城市繼續下降外,北京、天津、上海、廈門和鄭州等5個城市也由升轉降,降幅在0.1-0.4個百分點之間。
從“9.30”開始,已經有超過25個城市出臺了50多次樓市調控措施,多地調控政策下,熱點城市購房門檻提高,使得各類炒房需求減少,進而促使市場交易出現下滑。專家預測,本次調控周期起碼持續6-9個月,甚至有可能周期拉長到2018年。20個城市城市房價將出現10%以上的價格下調空間。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中研普華通過對準分子激光器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準分
煤田地質勘探研究報告對煤田地質勘探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
過氧化二異丙苯又稱硫化劑DCP、過氧化二枯茗。白色結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