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出現了國際性的“減稅風潮”,總稅率保持在世界高水平的中國應當怎么應對?
我在大梅沙論壇上展示過一張圖,畫了兩條線,是1978年到2015年間宏觀稅負和國民生產總值的一個走勢圖。我們就是想看看在這么長的一個時段內這兩者之間的關系。我們發現,它們呈負相關的關系。也就是說,37年來,我國實行的是不那么適應長期經濟增長的稅收政策。
通過模型我們得出了一些數據,我國宏觀稅負和政府消費占GDP比重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下期經濟增長的下降,而且宏觀稅負在表中的系數是負值,說明政府對于當期國民收入的索取部分削弱了其在下期效用最大化的發揮。因為如果沒有這種過度索取,按照正常的市場規律,它們會流向效用最大化的領域。另一個就是過于龐大的政府消費對私人部門產生擠出效應,對下階段經濟增長也頗為不利。
特朗普1月份“登基”,可以肯定地說,他將會對中國采取多種貿易保護措施,在美國國內大幅度減稅和實施放松管制的新自由主義政策。這些政策將對中國制造業形成巨大的挑戰,而且這些措施并不違反任何國際貿易協定。有一種說法是他將普遍性地降低企業稅費負擔,比如將美國的公司所得稅稅率從35%降低到15%。
當然,特朗普的這些新自由主義的計劃并不一定都能實現,但實現一部分也是驚人的,它將改變美國,也具有改變世界的力量。考慮到共和黨已經控制了國會兩院,這種可能性不是很小而是很大,大量制造業資本從中國甚至世界各地流向美國并非完全不可能,進而推高其幣值,擴大其投資回報率。據世界銀行發布的世界發展指數,2015年中國的企業總稅率(稅收+強制性繳費/商業利潤)已達67.8%,而美國僅為43.9%。一旦特朗普大幅度減稅,中國保持多年的成本優勢就會喪失殆盡。
問題在于,還不止美國。英國首相已經明確表示了他們也將大幅度降低個人所得稅稅率,接下來,在美國、英國減稅政策的帶動下,會不會像上個世紀80年代出現一批國家“跟風”?很有可能,若是出現了國際性的“減稅風潮”,總稅率保持在世界高水平的中國應當怎么應對?
在描述企業稅費負擔的過程中我使用了一個少見的名詞“死亡稅率”,讓不少人驚掉了下巴,其實它是有學術依據的。曼昆的微觀經濟學理論早已闡明,因為征稅,市場實現的消費者盈余和生產者盈余都會變小,大部分變成稅收交給了政府,而消費者和生產者還有一部分損失掉的市場盈余,政府卻沒有拿到。這部分損失,經濟學上叫“死角損失”(deadweight loss)。
有死角損失存在,所以我們的稅收來源不穩定,企業家預期不樂觀。因為只是生產者盈余損失掉了,企業還有活路,如果征稅過分了,就會出現死角損失,也就是生產者和消費者損失了而政府也得不到,這時候經濟增長的前景就不樂觀了。這就是當前民營企業面臨生存困境、政府稅收下降同時居民收入難以提高、消費疲弱三重困境的主要原因。
死角損失是經濟學上的一個重要發現,現代市場經濟中,交易可以創造財富(不再是工人做工、農民種地才創造財富的概念了),擴展開來,交易越是充分,創造的財富越多。但是如果稅收壓抑交易,導致交易量縮小,隨之就是消費者、生產者盈余這兩種市場帶來的福利受到損失。所以有一種說法,就是交易可以“無中生有”地增加財富,現在由于稅收死角損失的存在,就會出現“無中生有”的反面,屬于“有中生無”了。總之,過分和持續地干預市場,終究會得到報應。
為了避免死角損失的出現,市場經濟提出了一個要求,就是認輕稅不認重稅,作為征稅方的政府要盡力使這種損失變得最小,它是由市場經濟的機理決定的。所以當下中國得設法擺脫重稅主義思維,為自己未來30年設計出一套更加合理的稅收組合。不是說減稅,而是說一種輕稅機制。因為減稅只是政策,輕稅則是制度。
人大國發院報告在一份報告中指出:“考慮到近年來中國在制造業領域相對于美國的成本優勢已基本消失,因此特朗普政府真的有可能對中國形成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對此,中國必須盡快研究應對措施!”我深切認同作者在后面加上的驚嘆號,并且想再問大家一句:那樣一個國家,一旦找回它的成本優勢,一旦它的科學技術優勢更大程度地發揮出來,對中國意味著什么?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中研普華通過對準分子激光器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準分
煤田地質勘探研究報告對煤田地質勘探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
過氧化二異丙苯又稱硫化劑DCP、過氧化二枯茗。白色結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