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房股份又出現一波董事及高管集體離職潮。中房股份方面稱,“集體離職”主要是與其主業轉型有關,公司將從房地產業務轉型至工業鋁擠壓業務。為何這么多年來中房股份主業房地產長期停滯?此次轉型是否意味著中房股份將永久性地退出房地產業務?工業鋁擠壓業務能給公司業績帶來怎樣的改變?
帶著上述問題,記者聯系了中房股份的董秘郭洪潔,他告訴記者說:“因公司與忠旺精制的重組正在進行中,所有信息以對外信息披露為準,目前暫不接受媒體的任何采訪。”
頻現人事地震
近期,中房股份發布公告稱,收到董事朱洪策、董事秦峰、董事毛嫦致、獨立董事李偉、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吳小輝、副總經理崔躍勇以及副總經理劉紅雁的辭職報告。上述人士辭職,皆為個人原因。
關注中房股份的投資者應該有注意到,這已不是該公司第一次出現董事及高管集體離職了,從2008年到現在,關于“辭職”的公告就多達20多個。
2016年6月份,中房股份董事長劉波辭職。當時的中房股份,正陷入大股東嘉益投資與二股東天津中維商貿的爭奪控制權的風波中,而劉波則被指責“盲目發布重大事項停牌公告,強行要求公司股票停牌”。
而被大股東和二股東爭奪控制權事件所波及的并非劉波一人,在2015年,中房股份總共有5位董事、1位董秘及副總、1位財務總監和監事辭職。這一年可算是自中房股份上市以來,最大的一次集體離職潮。
房地產長期停滯
雖然對于所有高管的離職,中房股份都稱其為個人原因,但投資者的眼睛是雪亮的,這只是一種套話而已。細看中房股份的業績情況,便知詳情為何。
中房股份原名為長春長鈴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長春長鈴”),主營銷售動力機械、激光打印機、數字照相機、數字式掃描儀、調制解調器等業務。該公司在1993年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于1996年3月18日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
2003年,長春長鈴的大股東長春長鈴集團有限公司分別將所持29.78%和22%的股權轉讓給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公司(下稱“中房集團公司”)和上海唯亞實業投資有限公司。中房集團成為第一大股東之后,通過資產置換為長春長鈴置入了房地產業務,實現主營業務的轉換。2003年9月,長春長鈴將名稱變更為“中房置業股份有限公司”。彼時的房地產業務主要集中在北京地區,后來在天津和新疆均有布局,主要是住宅和商業項目。
改換主業的當年,中房股份取得了相對較好的成績:營業收入為6億元,同比增長215%;凈利潤為0.22億元,同比增長116%。然而好景不長,2004年和2005年,中房股份的凈利潤連續虧損,其虧損額分別為280億元和159億元。為探究其虧損原因,記者通過多方數據查看,或許由于年限久遠,未能查到相關的年度報告。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中房股份的員工人數還是1209人,但到了2004年便只有65人。
2006年,天津中維商貿有限公司競得22%的股權,成為中房股份的第二大股東。新股東入主后,從2008年開始,中房股份的地產業務便開啟“停滯之旅”。除了通過收購地產再轉賣的資產騰挪之外,中房股份并沒有在地產業務上取得實質性的擴張,反倒是不斷萎縮,甚至成為急于剝離的不良資產。
2013年6月,中房集團公司將所持18.96%的股權轉讓給嘉益(天津)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目前,大股東嘉益(天津)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19.47%,二股東天津中維商貿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11.22%。
查看中房股份歷年的存貨發現,自中房集團控股以來,其存貨為8.29億元,不及萬科A的1/10。直至2010年年底,中房股份的存貨已經降到僅為2億元,并從2011年開始,中房股份的存貨長期為72萬元。而同為中房集團此前控股的房地產上市公司——中房地產,2010年至2016年三季度,其存貨已從15億元升至106億元。
2014年,中房股份開始謀轉型,拋出定增預案,欲向煤氣層轉型。在增發方案中,被收購資產方做出了盈利承諾,未來3年累計實現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將不低于5.7億元。這樣的對賭無疑增加了定增預案的通過難度,最終證監會也未能通過。
二次改嫁誰能拯救?
經過多番折騰,中房股份從一家擁有2044個(2002年的數據)員工的上市公司,最終成為一家主業停滯9年、剩下37人苦守的上市公司。
盡管如此“迷你”,也盡管之前“改嫁”未成功,但澆不滅中房股份將與遼寧忠旺精制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忠旺精制”)進行重大資產重組的熱情。據了解,忠旺集團是國內擁有最多大型鋁擠壓機的企業,工業鋁擠壓業務是其在工業鋁擠壓領域持續前進的重要引擎。
中房股份擬以其持有的新疆中房100%股權作為置出資產,與忠旺精制持有的忠旺集團100%股權中的等值部分進行置換。置入資產與置出資產作價的差額部分,中房股份向忠旺精制以發行股份方式購買。
根據中房股份的公告顯示,此次重組完之后,中房股份將全部終止房地產業務的經營,成為一家工業鋁擠壓產品研發制造商。對此,有分析認為,中房股份通過這次重組,可以徹底擺脫因經營房地產業務不利帶來的拖累。從長遠來看,中房股份或將借助這次“翻身仗”,在發展前景廣闊的鋁加工市場大展拳腳。
無論是否看好,從目前中房股份的情況來看,忠旺精制已成為至為關鍵的一根“救命稻草”。至于是否能夠打一次“翻身仗”?目前看根本是未知數。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2017-2022年版自助純水機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為中研1
《2017-2022年版自行車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為中研普華1
《2017-2022年版資產管理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為中研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