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重返中國的消息有了新進展。北京時間2月7日,據美國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報道稱,在谷歌離開中國大陸近七年之后,其最新的入華路徑可能是與中國第一大互聯網品牌網易合作,在中國推出谷歌應用商店Google Play。
The Information援引兩名接近該合作洽談的人士表示,網易已經和谷歌談判成立合資企業,用以在中國運營谷歌應用商店Google Play,但談判是否達成尚不明確。曾經也有其他中國科技公司和谷歌有過接洽,但未取得任何成果。
對于該傳聞,網易公關部門回應記者稱,網易方面并不知情。
多位接受記者采訪的人士表示,網易不是谷歌借道入華的最優合作伙伴,因為網易沒有移動終端生態,只有其入口強化,合作才有邏輯。
谷歌最早于2005年在中國設立研發中心,任命李開復為當時的大中華區總裁。但因不接受在華業務的“過濾審查”,谷歌與中國政府多次博弈。最終,其于2010年停止“過濾審查”,并將搜索業務由中國大陸移至香港。
目前,中國用戶不能夠在Google Play上購買移動應用、音樂和電子書等,但是中國開發者可以為Google Play開發應用程序。
退出中國大陸的谷歌此后多次尋路重返中國。早在2016年1月,聯想移動業務總裁陳旭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Google Play肯定會重新進入中國市場,2016年無論如何都會回來。他說,聯想和谷歌高層一直在密切溝通,谷歌非常想讓自己服務重回中國,因為中國是安卓手機的最大市場,卻和谷歌服務沒有什么關系,谷歌高層曾表示,沒有中國市場的跨國企業是不完整的。
雖然Google Play并未在2016年成功入華,但是2016年12月8日在北京舉辦的谷歌開發者大會,被認為是谷歌有意拉攏中國開發者。在此次大會上,谷歌還宣布上線谷歌中國開發者網站(developers.google.cn)。
谷歌大中華區總裁石博盟(Scott Beaumont)在大會上表示,過去兩年,中國游戲以及娛樂應用開發者在安卓平臺上的收入增幅已經達到了150%,中國開發者已成為全球開發者社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Google Play和App Store是全球最大的兩個移動應用分發平臺。根據App Annie發布的數據報告顯示,Google Play應用程序下載量是App Store應用程序下載量的兩倍,但是App Store的營收比Google Play要多75%。根據該報告,App Store營收增長主要得益于中國、美國和日本用戶,他們貢獻了近90%收入漲幅。
根據統計機構Sensor Tower最新公布的移動應用數據,2016年第四季度App Store收入54億美元,同比增長60%,Google Play收入33億美元,同比增長82%。
有業界人士認為,谷歌在中國市場的缺席是造成其全球收入差距的原因之一,這是谷歌不得不加速尋路中國的重要原因。
另外,Google Play率先入華也是為谷歌后續業務進入做鋪墊。著名互聯網評論人王如晨對記者表示,谷歌全球有優勢,但是中國畢竟是全球最集中且統一的大市場,谷歌不愿錯過,而內容與應用分發是數據與用戶積累基礎,這是Google Play率先進入中國的原因。
王如晨表示,谷歌基于搜索的數據基本都是非結構化的,缺乏精準,這對它的廣告來說,轉化就成問題。Google Play可以幫助其獲取真實的用戶資料,持續下載就會有消費行為的信息,這對未來的廣告來說,才掌握了面向廣告主的籌碼。在中國,阿里、騰訊、京東、美團等在這方面都有優勢。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十三五”規劃對“十二五”規劃實施情況進行全面評估;
“十三五”規劃對“十二五”規劃實施情況進行全面評估;
“十三五”規劃對“十二五”規劃實施情況進行全面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