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央行公布的數據,2017年伊始,中國新增信貸數據激增。1月社融增量以3.74萬億刷新歷史新高,但信貸投放并未超過去年1月“天量”,M2增速持平上月。
此外,除債券融資之外的各分項均處于極高水平,無論居民貸款、企業貸款、貸款融資還是非標融資,均創1年或歷史最高:其中,居民貸款創歷史最高,企業貸款創1年新高,非標融資(委托+信托+未貼現承兌匯票)創歷史最高。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銀行在年初往往有強烈的放貸沖動,此外經濟回升也導致周期性行業信貸需求增加。具體數據如下:
中國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3.74萬億元人民幣,創歷史新高;預期3萬億元,前值由1.630萬億元修正為1.626萬億元。中國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2.03萬億元人民幣,創一年新高;預期2.44萬億元,前值1.04萬億元。
中國1月M2貨幣供應量同比增長11.3%,預期11.3%,前值11.3%。1月M1貨幣供應量同比增長14.5%,預期20.2%,前值21.4%。1月M0貨幣供應量同比增長19.4%,預期8.9%,前值8.1%。
當月M1-M2“剪刀差”大幅縮減為為3.2%,連續第七個月收窄,創1年新低。
央行:初步統計,2017年1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159.65萬億元,同比增長12.8%。
德國商業銀行亞洲高級經濟學家周浩點評稱,1月份信貸數據印證市場此前各種傳言,包括“窗口指導”貸款等;貨幣政策遇到窘境,如果想完成“去泡沫”的任務,社融增速幾乎難以看到完成目標的可能性;不排除繼續提高MLF、SLF和公開市場逆回購利率,但如果想要剎車,靠貨幣政策收緊只是邊際性的,無法解決根本問題,需要考慮收緊資本充足率的監管。
民生銀行首席分析師溫彬點評稱,表內控制以后,需求會從表內轉到表外,一些貸款轉到了類信貸融資,主要是表內表外的轉移。具體而言,委托貸款、信托貸款、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余額、企業債與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余額都有接近20%的增長。信貸增量同比去年下降并不太準確,只是體現的融資形式不同。
1月新增社融規模創歷史新高
中國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3.74萬億元人民幣,創歷史新高;預期3萬億元,分別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多2.1萬億元和2619億元。
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點評稱,17年1月非標全面爆發,委托、信托、未貼現票據均處于歷史高位,總非標規模甚至超過了2013年,此前非標經歷2013年-2014年調控之后曾一蹶不振。非標規模急劇擴張,并非季節性因素所致,猜測可能部分與房地產企業融資渠道受限有關,但由于其他融資渠道并未出現明顯減少,所以還無法完全確定非標爆發的原因。
其中,當月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2.31萬億元,同比少增2237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增加126億元,同比多增1853億元;
此外,委托貸款增加3136億元,同比多增961億元;信托貸款增加3175億元,同比多增2623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增加6131億元,同比多增 4805億元;企業債券融資凈減少539億元,同比少5623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1599億元,同比多130億元。
從存量來看,委托貸款、信托貸款、企業債與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余額都有接近20%的增長。
2017年1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159.65萬億元,同比增長12.8%。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余額為107.5萬億元,同比增長 12.8%;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余額為2.61萬億元,同比下降9%;委托貸款余額為13.51萬億元,同比增長20.3%;信托貸款余額為6.59萬億元,同比增長19.7%;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余額為4.52萬億元,同比下降24.6%;企業債券余額為17.9萬億元,同比增長19.5%;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余額為5.93萬億元,同比增長27%。
1月新增貸款刷新一年新高 企業中長期貸款大增
中國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2.03萬億元人民幣,創一年新高,前值1.04萬億元。但此前市場預期值高達2.44萬億元,或超去年同期“天量”,但實際并未如此。
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點評稱,居民貸款創歷史最高,其中主要因為居民中長期貸款創歷史最高,可能與房地產貸款滯后發放有關。由于目前房地產銷量下滑趨勢已經出現,按照上述邏輯,未來居民中長期貸款將逐步回落。企業方面,中長期貸款激增,創歷史最高。
分部門看,住戶部門貸款增加 7,521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229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6,293億元;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增加1.56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 4,331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52萬億元,票據融資減少4,521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2,799億元。月末外幣貸款余額8,104億美 元,同比下降1.6%,當月外幣貸款增加246億美元。M1-M2“剪刀差”大幅縮減為為3.2%
M1-M2“剪刀差”大幅回落 創1年新低
1月M1-M2“剪刀差”大幅縮減為為3.2%,連續第七個月收窄,創1年新低。
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指出,一方面與房地產銷量下滑有關(M1-M2同比與房地產銷量有很好的正相關關系),另一方面表明企業層面的流動性陷阱進一步減弱,企業投資可能繼續回暖。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隨著今年我國資源產品價格改革持續升溫,繼居民階梯電價
2016年我國醫藥檢測行業企業數量增至2476家。2012-20161
鱈魚是全世界年捕撈量最大的魚類之一,是具有重要的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