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變動在商業經濟中,是極其平常的現象,商品漲跌也通常是幾家歡喜幾家愁,2016年經濟活動中給我們呈現的“價格漲聲”,引起各界廣泛關注。受國家供給側改革推進的大環境影響,國家大力推進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的“三去一降一補”方針,及相關環保、貨幣政策等諸多因素影響,供給側原材料價格普遍上漲,并導致五金、燃料、化工、塑料等諸多行業產品價格上漲,有著高組裝性特點的LED顯示屏行業,由于涉及半導體、五金、塑料等領域,也沒能避免一系列產品漲價風波,且由于行業本身的特點,LED顯示屏行業對市場的反應十分敏感,其漲價風潮在2016年里,從年初一直刮到了年尾,并大有要在2017年繼續上演之勢。
就整個行業的形勢上來講,價格從來都觸動著中國LED行業神經,當然,往年盛行的“價格戰”,經營者有著主觀選擇的意愿,價格降低與否似乎全是他們自己定奪,然而2016年這種情形之外又多了另一種情況,這就是被行業所關注的,貫穿整個LED行業的原材料漲價,我們大概回顧一下:2016年3月以來,先是晶電、三安的帶領下部分LED芯片漲價10%左右,接著木林森、信達光電、國星光電將用于顯示屏的RGB燈珠價格上調5%-10%。同時,這種漲價浪潮也迅速傳到下游LED顯示屏領域,合利來、天合光電也發出通知,對產品做了相應的價格調整,也就是從上游的原材料端,向中下游的封裝、產品端蔓延,LED顯示屏作為終端產品,自然也未能“幸免”,與“價格戰”同出一脈,委實讓眾多中小型企業不知所措,甚至有行業人士將其稱作“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可見其給一部分企業帶來極大的壓力。值得關注的是,臨近2016年年終,國星光電這樣的封裝巨頭,也頂不住整個LED封裝供應鏈價格上漲帶來的巨大壓力,于2016年12月1日將其白光LED全線產品價格上調5-20%不等,而三安光電再次“不負眾望”,于年初的1月10日起將其S-30MB/S-32BB系列晶片產品上調8%,開啟2017年LED行業的漲價之旅,2017年LED顯示屏漲價的風潮仍表現出增強的趨勢。
從行業企業結構來講,目前我國LED顯示屏中小企業的數量,在整個LED顯示屏行業所占比重仍然十分龐大,然而中小企業在整個行業的市場份額比例卻顯得比較小,這部分企業由于自身條件局限,產品價值提升相對欠缺,在產品同質化嚴重的當下,產品不具備競爭優勢,往往不得不以拼價格的方式進行經營,其弊端在近兩年得到進一步體現,直接或間接的導致相關LED顯示企業倒閉,并且隨著裸眼3D、AR/VR、MircoLED顯示屏等精尖技術的不斷出現,顯示領域OLED爆發沖擊,以及全球智慧浪潮所引發的技術革新推動之下,技術含量低、功能單一的LED顯示屏已經逐漸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其弊端的表現日趨加劇,傳統固步自封缺乏創新的企業將被市場所淘汰,2017年或開啟新一輪的LED顯示屏企業倒閉潮,行業洗牌進程加劇,且將表現得更加明顯。
影響”漲價“的因素很多,一方面是市場對LED顯示屏需求不斷加大,我們知道2016年一個十分明顯的現象是,小間距LED顯示屏迎來市場的大爆發,小間距與傳統LED顯示屏無論從功能還是畫面顯示效果,都有著突破性的變化,其帶來的市場效應一方面是引發LED顯示屏產品的更新換代,另一方面是在LED顯示屏的新市場拓展方面表現出強烈的滲透力,市場需求不斷擴大,這種趨勢將在2017年將以更加明顯的態勢表現出來;另外由于小間距本身的燈珠密度十分高,這就使得小間距對RGB燈珠的需求量成幾何倍數增長,直接造成燈珠原材料的供應需求以及封裝成本的上揚。
另外環保政策影響也不容忽視,隨著環境保護理念的不斷深入,環境治理開始顯得日趨緊迫,“節能減排”推進不斷加深,國家對不符合環保要求的企業整治力度加強,以年前廣東省環保整治為例,中央第四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廣東,對五金、塑料、化工等行業重點整治,其影響,一方面,迫使很多工廠被迫暫停生產整改,企業的環保負擔增加,同時,一部分企業倒閉關門,導致LED顯示屏相關供應鏈萎縮;另一方面,部分地區環境治理高壓之下,一部分企業轉移外遷,直接造成區域內的相關產品及原料的供應“真空”,區域產品供應結構被破壞,LED顯示屏生產企業需從外地獲取原料,這勢必加大交通運輸的成本。而在2017年1月18日,國家環保部發布《污染地塊土壤環境管理辦法》,以及新通過的于2018年1月1日實行的《環境保護稅法》,等環保政策的相繼出臺,表明我國環保管控的的行動將進一步強化,未來企業的經營負擔壓力將會持續,2017年部分企業原材產品的價格上漲或將得到持續。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2016年,中國汽車持有量高達1.94億輛,且新注冊用戶量和
智能交通是一個基于現代電子信息技術面向交通運輸的服務
醫用敷料,是包傷的用品,用以覆蓋瘡、傷口或其他損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