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金融、交通、教育、公共安全、零售、商業服務等行業數據電子化程度較高、數據較集中且數據質量較高,因此在這些行業將會率先涌現大量的人工智能場景應用。
未來人工智能的應用將更有深度,產生新的社會、商業和個人生活模式,創造巨大的商業價值。隨著越來越多的巨頭和初創企業入局,人工智能將是我國彎道超車的大好機會
人工智能,無疑是2016年以來最受關注的高科技領域。這是因為,一方面業界權威紛紛表示,未來的最大機會就在人工智能;另一方面,谷歌阿爾法狗在圍棋領域的超強表現,點燃了普通用戶對于人工智能的興趣。
除了下棋,人工智能還能帶來什么?如何才能真正走進日常生活?
簡單地說,人工智能分為3個階段:計算智能(能存會算)、感知智能(能聽會說,能看會認)和認知智能(能理解會思考)。按照技術類別來分,分成感知輸入和學習訓練兩種。計算機通過語音識別、圖像識別、讀取知識庫、人機交互、物理傳感等方式,獲得音視頻的感知輸入,然后從大數據中學習,得到一個有決策和創造能力的大腦。
人工智能的發展已有60多年歷史,為何近年來突然變得炙手可熱呢?主要是源于數據量的急劇上升、深度學習算法的提出、大規模并行計算以及物聯網技術的發展等。搜索、翻譯、地圖、無人車、醫療甚至文學創作等領域,深度學習的影子無處不在,人工智能正在重構用戶生活。
有專家指出,醫療、金融、交通、教育、公共安全、零售、商業服務等行業數據電子化程度較高、數據較集中且數據質量較高,因此在這些行業將會率先涌現大量的人工智能場景應用。比如醫療領域,基于人工智能的應用將能提供臨床決策支持、病人監控輔導、慢性病用藥和生活管理等,從而為普通用戶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在東京,IBM的Watson通過比對2000萬份癌癥研究論文,在10分鐘對一位女性患者作出了診斷結果:患者得了一種罕見白血病,并向醫療人員提出了治療方案。而此前這名患者被醫療人員診斷得了急髓白血病,在經歷各種療法后,效果并不明顯。
比如金融領域,智能個人身份識別將用于解決金融安全隱患,智能高頻交易將用于提高金融決策效率,智能投顧將幫助金融機構開拓用戶并提高收益;在交通領域,人工智能將應用于無人駕駛、智能汽車、交通規劃等場景,用于解決目前交通行業普遍存在的駕駛感受差、道路嚴重擁堵等問題;在零售領域,人工智能將提供精準搜索和推薦,智能導購將降低營銷成本并提升用戶體驗,從而迎合消費升級和消費者日漸成熟理性的趨勢;在公共安全領域,人臉識別將廣泛應用于安防監控,無人機、預測警務應用可以運用于反恐、維護公共治安等場景。
毫無疑問,未來人工智能的應用將更有深度,產生新的社會、商業和個人生活模式,創造巨大的商業價值。人工智能將實現“感知/交互—正確理解—自主決策—自我學習”的實時循環;數據傳輸速度實現質的飛躍,云端將無縫融合;介入式芯片等新的硬件形式將出現,甚至實現人機共融。
當然,目前我們的科技還停留在弱人工智能階段。從技術角度看,人工智能的各個細分領域尚面臨著各自的技術桎梏;從市場應用來說,缺乏席卷用戶的現象級產品。但作為未來10年乃至更長時間內高科技產業的焦點,人工智能的發展無疑值得期待和激動。據《烏鎮指數:全球人工智能發展報告2016》顯示,全球每10.9個小時誕生一家人工智能企業,中國人工智能企業達到709家,僅次于美國。隨著越來越多的巨頭和初創企業入局,人工智能將是我國彎道超車的大好機會。
?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2016年,中國汽車持有量高達1.94億輛,且新注冊用戶量和
智能交通是一個基于現代電子信息技術面向交通運輸的服務
醫用敷料,是包傷的用品,用以覆蓋瘡、傷口或其他損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