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春節前后,大量外來務工人員的離開及遲歸,常常讓代工廠陷入用工荒的囧境。按照以往規律,年后正是企業瘋狂攬人的時候,但今年,代工廠的境遇有所不同。記者走訪發現,今年上海及長三角地區的富士康、達豐電腦、昌碩等蘋果代工廠并未出現用工荒,如今,春節招聘已近尾聲,位于上海市松江區的人才市場甚至直言“今年人數太多了,消化不了”。
全球最大的電子產業制造商富士康因自動化戰略,富士康昆山廠區員工數量在過去六七年間自然減少了6萬人。蘋果第二大代工廠和碩也與時俱進,去年,超過5萬人規模的和碩上海工廠啟用自動化產線后,配合機器人,20個工人就能完成過去上百人的工作。
與此同時,據《IT時報》記者獲得的消息稱,由于iPhone 7/7 Plus出貨高峰期已過,富士康深圳觀瀾廠區招聘規模波瀾不驚,iPhone生產線進入“空窗期”,大批原iPhone產線工人因為無活可干,被臨時調到其它車間。
看來,今年真的沒有“用工荒”。
現場:不缺人了,入職獎勵也沒了
位于上海市區西南18公里的松江出口加工區,是國務院2000年批準的全國首批試點的15個出口加工區之一,2000年,全球最大的筆記本電腦生產商廣達電腦在這里投資建廠,為蘋果制造Mac電腦和iWatch。
“世界每四臺電腦,就有一臺來自廣達”,這是廣達電腦傲人的口號,但在當地,這個大廠被習慣性稱為“達豐電腦”。近幾天來,馬路上隨處可見拖著行李箱找工作的人,他們一下火車就直奔這里,多是沖著達豐電腦來的。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一家職業中介門口醒目的大字吸引了求職者的注意,剛進去,老板頭也不抬便擺擺手說:“不招了,不招了,達豐招滿了,富士康還在招,去不去?”門口的求職者驚訝之余,猶豫著要不要去2公里外的富士康碰碰運氣。
“找工作的太多,昨天限招500,招了800人,正月初五招了2000多人。工人數量基數大,來得多走的也多,安排完工作,累點臟點穿防塵服的他們都不干,這幾天走了900多人。所以,現在的招聘工作只是為了補上離職人員的缺口?!币晃蛔苑Q負責對接中介公司的達豐員工告訴《IT時報》記者,最近幾天達豐對新進員工的在職獎勵一降再降,“新進員工薪資保底2190元,每月工資4000左右,做滿30天獎勵2000元,前幾天進的員工還能拿到1000元獎勵,現在該獎勵已經沒有了。”
一位剛剛辦完離職的達豐員工向記者證實了這樣的說法:“現在走內鑒還能入職,人招得差不多了,管得也嚴了,獎勵更是沒有了。”隨后,記者來到松江人才招聘市場,本是5點才下班的市場,下午開始就已冷冷清清,除了昌碩和達豐,其他招聘企業都已撤攤離開。“報名的人多,進廠的人少,平均每天幾十人,12月,昌碩對入職30天的工人獎勵是3000元,1月降到2300元,現在是600元。昌碩、富士康、達豐的工資水平都在4000元以上,相差不過兩三百元?!必撠煵T招聘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與此同時,相距幾公里外的富士康當天的直招接近尾聲,提前報名的工人排著整齊的隊伍,上交身份證,由工作人員統一帶領入廠考試,這一路,他們不能交頭接耳,也不能拿出手機拍照。下午到的求職者,因趕不上當天的面試,拖著行李箱坐在馬路邊,想著今晚的去處。明天一早,他們要趕到這里報名,決定最終的去留。
代工廠:iPhone生產進入“空窗期”
春節前后的用工荒沒了?這離不開自動化機器人的助攻。
在上述代工廠,訂單多的車間春節期間并不放假,大學生寒假工的出現亦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工廠的用人壓力,他們比普通工人文化程度高、學習能力強。但更關鍵的是,機器人出現后,它們并不挑工種,干的大都是工人不愿意干的臟活兒累活兒,在和碩上海工廠,啟用自動化產線后,20人就能完成過去百人的工作量。
在深圳富士康觀瀾廠區,iPhone已在去年11月底完成大規模供貨,現在部分iPhone生產車間進入“空窗期”。
“春節期間,我們車間關電封門,放了16天的假。春節后,有20%的人自動離職,缺的人暫時不用補,現在是淡季,上班就是玩?!痹谀砳Phone生產車間工作的李偉(化名)告訴《IT時報》記者,因為富士康觀瀾廠區部分車間要搬到惠州,許多員工不愿意去,因此自動離職,年后大招是在補缺,而其所在的iPhone生產車間因處在空窗期,沒活干,工資勉強拿到3000元,90%的人都去其他車間支援了。剩下的少數人做新產品架機,為iPhone 8打樣。
“按照以往的規律,我們4月開始生產iPhone 8樣機,6月份量產,車間會涌入很多生面孔,待到11至12月,新手機交貨后,這些人又會大規模離職?!崩顐フf道。在他看來,觀瀾廠區并沒有所謂的“用工荒”,只是在恰當的時間調整用工人數。因為大老板郭臺銘部署的機器人計劃和產能西遷,觀瀾廠區的總人數趨于減少。雖然一直招人,卻沒有像外界想的那么缺人,相較往年,他身邊的機器人數量已經超過了工人人數,逐漸替代了原來工人工作總量的2/3。
“機器人確實能干!以后招的人會越來越少?!崩顐ゲ唤锌?。在富士康的自動化智能生產線上,15臺設備在3名工人的看護下一天可以生產130萬件中間產品,顛覆了以往幾百名工人在同一條生產線上接力作業的歷史。在生產連接線接頭的熱熔焊接廠房,每條產線每個班僅需1人監控機器,每12小時的產量就可以突破2萬件。目前,富士康每年生產大約1萬臺機器人,保守估計每臺機器人至少取代一名工人,富士康成都工廠已經擁有10條完整的自動化生產線,用于一體式PC的生產。
專家:產業升級終會帶來新崗位
中國的傳統制造業正在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富士康的自動化產線只是縮影,更多的人力集中型工廠正在轉型,被裹挾其中的萬千工人不得不承認,更多的工作機會正在被蠶食。
“有事無人干,有人無事干,所謂‘用工荒’表現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程度會輕一些。近幾年,中國的勞動力新增在下降,但勞動力供應總量的數額依然巨大。農民工就業壓力大,主要體現在勞動力供應結構與市場需求結構的不對稱,一方面,勞動力素質不高,另一方面也是產業升級換代帶來的需求變化。總的來說,供過于求?!敝袊鴦趧訉W會副會長蘇海南告訴《IT時報》記者,現在中部及西部地區開發了不少工業園區,農民工可選擇就近擇業,工資雖然比一線城市低,但生活成本也低,不一定非要到北上廣深。
國際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聯盟執行主席羅軍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工廠的自動化改造是今年用工模式改變的因素之一,自動化產線雖需要大筆資金,但從長遠來看,比雇傭工人劃算。一臺機械臂的價格為幾萬元,但它可以不放假、不休息,有故障維修一下,做的工作比人工更加精細和標準。幾年后,成本優勢會明顯地顯現出來。春節期間,無人車間正常生產并非奇事。”
羅軍直言,智能制造在國內目前還是起步階段,傳統制造企業升級智能制造預計在5年內會有一個大的調整,10年內能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工廠對普通工人的需求量會越來越少。對于工廠自動化改造對工人崗位造成的沖擊,羅軍亦表示,新的技術一定會催生新的生態及就業機遇。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2016年,中國汽車持有量高達1.94億輛,且新注冊用戶量和
智能交通是一個基于現代電子信息技術面向交通運輸的服務
醫用敷料,是包傷的用品,用以覆蓋瘡、傷口或其他損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