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生鮮電商平臺如雨后春筍般“井噴式發展”,被稱為電商行業的“最后一塊肥肉”。然而,記者近日調查發現,曾風光無限的生鮮電商平臺中盈利者寥寥,有的平臺重金投入卻持續虧損,有的則處于“半癱瘓”狀態或早已銷聲匿跡。其中,物流成本高、用戶黏度差等難題已成為生鮮電商的致命痛點。
曾經“遍地開花” 如今“哀鴻遍野”
購買優質生鮮農產品是消費者的剛性需求,生鮮電商曾被業界預測為電商行業的“最后一塊肥肉”。當年,不少生鮮企業紛紛投入巨資“觸網”,生鮮電商平臺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2013年以來,重慶也涌現了每日鮮、田園優選、奇易網、九顆米等各具特色的生鮮電商平臺。
例如,每日鮮網依托物聯網技術布局線下“電子菜箱”,成為線上線下結合的典范;田園優選則整合了西南地區數百家農業合作社,號稱價格比實體店便宜20%以上。
然而,記者近日調查發現,“最后一塊肥肉”卻成了“最難啃的硬骨頭”。曾風光無限的生鮮電商平臺中,有的重金投入卻持續虧損,有的處于“半癱瘓”狀態,有的早已銷聲匿跡。
記者走訪渝北魯能星城、九龍坡云湖天都等高檔小區發現,每日鮮網曾斥巨資投放的“電子菜箱”已不見蹤影。董事長吳限證實,每日鮮雖還保有線上平臺,但線下業務已經停了一年多。
曾被譽為“重慶生鮮電商第一平臺”的田園優選,也面臨著類似的困境。記者登錄其網站發現,雖有數百種產品在線銷售,但購買者屈指可數。總經理楊代超說,平臺正在調整升級,目前已虧損幾百萬元,生鮮電商曾發展得如火如荼,如今卻多是舉步維艱。
去年,重慶市社會科學院課題組發布《重慶農產品電商產業發展研究報告》,對全市涉農電商平臺隨機抽取三個月日均訪問量調查發現,只有兩家平臺達到萬級,40余家平臺只有數百人,10余家平臺幾乎為零,而智慧的餐桌、九顆米、憨熊小區等平臺則早已退市。
全國生鮮電商平臺的生存狀態也是如此。中國農業生鮮電商發展論壇去年發布的數據顯示,全國4000多家生鮮電商企業中,只有1%實現了盈利,4%持平,95%虧損或巨額虧損。其中,順豐嘿客、愛鮮蜂、天天果園等風靡一時的平臺相繼關店。
物流短板、用戶黏度成致命痛點
春節前,重慶渝北區的向晴網購5斤芒果。下單第二天,芒果就從廣西發出,第五天上午才到達重慶,向晴多次催促快遞送貨,卻被告知春節放假不予配送。
下單19天后,向晴終于收到了網購的芒果,芒果卻早已腐敗變質。“再也不敢在網上買水果了,明知道水果容易壞,物流還這么慢。”向晴說。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2016年,中國汽車持有量高達1.94億輛,且新注冊用戶量和
智能交通是一個基于現代電子信息技術面向交通運輸的服務
醫用敷料,是包傷的用品,用以覆蓋瘡、傷口或其他損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