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資的分量,不可小視。按照2016年的數據,上海市地方國企營收3.1萬億元,利潤總額3058億元,資產總額16.8萬億元,在全國省市和計劃單列市中均排名首位。上海國資亦是僅次于央企的第二大國資系統。自2013年12月17日,上海市政府公布“國資國企改革20條”以來,上海擔當著地方國資國企改革的“排頭兵”角色。那么,在這波洶涌的國資改革中,上海的15家國資上市房企,又會在2017年迎來哪些機遇和挑戰?又能給外界怎樣的亮點?
起底15家國資上市房企
每年的上海國資工作年度工作會議已經是投資的風向標之一。對于本次上海國資改革,場外資本市場給出了正面回應。2月16日,滬企改革概念股再度升溫,最高報2331.31點,創歷史新高。
記者的綜合梳理,目前,上海房產國企上市的有15家,其中實際控制人為上海市國資委的7家、浦東新區國資委的4家、靜安區國資委的2家,以及嘉定區國資委、崇明區國資委各1家。
具體來說,上海市國資委旗下包含光明地產、城投控股、上實發展、中華企業、上海臨港、華鑫股份、綠地控股。
浦東新區國資管轄,陸家嘴、張江高科、浦東金橋、外高橋。
西藏城投和市北高新歸屬于靜安區國資委旗下。剩下的嘉寶集團和亞通股份分別隸屬嘉定區國資委和崇明區國資委。
不過,15家之間的對比差異明顯。從總資產上排列,綠地控股、陸家嘴和光明地產占據前三位(因部分企業未公布2016年年報,全文按照2015年年報數據為基準,下同),其中綠地控股總資產為6004.4億元絕對領先,其余兩家為524.5億元和499.2億元。亞通股份最小,僅為25.1億元,是綠地控股的0.42%。
在營業收入上,前三名分別為2072.6億元的綠地控股、123.9億元的光明地產、79.8億元的城投控股。凈利率的指標上,中華企業-24.9億元排名最末,綠地控股、城投控股和陸家嘴分別以73.8億元、36.1億元和19億元位列前三。
值得一提的是,在業務構成中,15家房企不少不以地產為絕對單一業務領域。一部分房企除了傳統的租賃業務、酒店業務外,涉獵的產業領域多樣。例如,綠地控股還包含了大消費和金融業務,光明地產則以“物流+房產”開發雙輪驅動,外高橋方面則涉獵了物流、制造業和進出口貿易,通信服務在張江高科中占據了一定的比重,而市北高新、張江高科和上海臨港三家以園區開發為主要業務領域。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消費結構升級步伐不斷加
近年來,隨著我國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國內文化創意產業園
2016年,中國汽車持有量高達1.94億輛,且新注冊用戶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