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滴滴宣布重新調整組織構架。新的架構中,滴滴內部分為兩大事業群:快捷出行事業群以及品質出行事業群。原有的出租車、快車等業務線整合至快捷出行事業部,由陳汀負責該部門。代駕、專車等業務整合至品質出行事業部,由付強負責該部門。這是自2016年滴滴與優步合并后首次進行組織架構調整,也是網約車新政下進行的最大一輪內部架構調整。
資深互聯網分析師陳大偉認為,這次調整有兩層意義,首先標志著在網約車新政的重壓下,滴滴正在斷臂求生;其次說明滴滴正在尋求盡快盈利,通過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來獲得資本認可。
新架構下盈利目標更迫切
滴滴公關部向貓耳Tech表示,這次架構調整是為了更好地支撐戰略落地,聚焦資源協同發力,所以升級了公司的組織陣形。
在程維的郵件中透露,快捷出行事業群下設出租車事業部、快車事業部、優步事業部、平臺運營部和運力中心。品質出行事業群下設專車事業部、代駕事業部、企業級事業部、豪華車事業部。原巴士事業部則整合至新成立的智慧交通FT團隊,由章文嵩負責。
陳大偉認為,繼北京、上海、廣州的網約車新政落地后,合肥、武漢、長沙等城市網約車新規也相繼落地,這意味著網約車平臺具備運營資質的司機和車輛將大幅減少,通過該業務盈利已經變得遙不可及。所以在調整中可以看到原來快車、優步等一線部門此次被整合。陳大偉斷言,這次調整后未來的快車、優步等業務線很可能被邊緣化。未來代駕、專車、豪華車等業務線組成的品質出行事業部將是2017年滴滴的核心部門,并且擔負了盈利的重任。
此前曾有媒體報道稱,滴滴內部人士承認了受網約車政策影響,目前滴滴快車、專車的單量有所下降。滴滴官方提供的數據是,該平臺在上海的41萬名司機中,僅有不足3%具有上海本地戶籍。據不完全統計,滴滴司機車隊中,在網約車新政后司機流失率高達30%。據了解,滴滴曾在11月10日進行過一次人事調整,其中多個調整涉及快車業務部門,多名快車事業部負責人被調離。
當時滴滴方面對這些傳聞予以否認,不過貓耳Tech經過大量調查后發現,滴滴在快車、優步等業務線進行了大幅的人員說縮減,而專車、代駕等業務線的人員編制則相對穩定,該信息一定程度上佐證了分析師陳大偉的判斷。
另有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認為,網約車新政下,滴滴在資本市場的估值曾下滑40%以上,這說明網約車行業已經結束高速的野蠻生長時代。如何提高運營效率,優化財務支出將是2017年各大網約車平臺最重要的考驗,而滴滴的這次調整也是由此而來。該人士判斷,網約車新政下,快車、優步等業務線已經無法為滴滴盡快實現盈利做出太大貢獻,面向企業市場的專車、豪華車以及面對細分市場的代駕業務有可能成為滴滴新的贏利點。
架構調整后將面對哪些挑戰?
事實上,盡管滴滴目前壟斷了網約車市場的大部分份額,但隨著網約車新政的逐步落實,這一市場依然存在巨大變數。貓耳Tech綜合各方看法后發現,滴滴希望通過架構調整來主攻B2C和定制化市場來獲得新增長點的愿望美好,但仍面臨巨大挑戰。
在高端市場中,成立1年的國有背景企業首汽約車已經占據了相當比例的市場份額。在滴滴背后,還有追趕者神州專車與易到專車的身影。在定制化業務上,滴滴曾經高調推出的巴士業務也在上線僅僅半年后停止運營。
哲輝資本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認為,這些都說明滴滴目前打敗了對手,但沒有將對手打下擂臺,這給對方留下了反擊的機會。而滴滴巴士的失敗也說明這家公司尋找新盈利點的做法目前還沒有被正面具備可行性。
該人士認為,2017年對于滴滴而言,依然是“多事之秋”,不過好在目前這家公司手上依然有數十億美元的現金儲備。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當下的裝配式建筑涉及的方面非常廣,影響的產業鏈的鏈條
智能馬桶蓋(也稱智能潔身器)起源于美國,最初用于醫療
智能機器人之所以叫智能機器人,這是因為它有相當發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