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證監會加快了審批的速度,首創有可能在2018年上半年就能回A成功。
在前一年銷售增長40%的背景下,首創置業并沒有打算開足馬力在2017年圈定另一個40%的增長空間,而是把新一年的目標劃在500億元的水平。
2月21日,首創置業于香港召開業績發布會,董事長李松平、總裁唐軍、總經理及投資者關系總監馮瑜堅、財務總監范書斌等四位高管列席出場。
針對2017年銷售目標僅比上年業績455億元上調10%的情況,唐軍的解釋是,鑒于當前宏觀調控政策的大背景,500億的目標是一個比較恰當的水平。
在土地投資方面,2017年首創將繼續關注深圳及海外市場,下一個計劃進入的澳洲城市是墨爾本。
而備受關注的回A股上市進度上,范書斌則透露,首創于2016年11月成功提交了IPO申請,目前排在273位。而且,鑒于證監會加快了審批的速度,首創有可能在2018年上半年就能回A成功。
銷售增長利潤下跌
翻閱年度報告可見,年內首創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7%至203億元;銷售簽約金額同比增40%達455億元;銷售均價亦有超過七成的上漲幅度,為2萬元/平方米。
雖然營業收入、銷售額及銷售均價等指標都呈現上升狀態,但首創同期的凈利潤卻在下跌。
對此,范書斌解釋道,下跌的原因主要是去年一部分三四線城市的項目進入結算從而影響了毛利率及凈利率。若今年集中于京津滬等地的項目開始結算后,預計未來毛利率將會有一個比較大的提升。據悉,在首創2016年455億的銷售額中,僅1/5來自于京津滬項目。
唐軍表示,目前首創的毛利率為18%,接下來希望能達到20%的水平,但公司并不會追求過高的毛利率,“20%是市場中比較恰當的毛利率,而且也是我們能達到的及格線,是追求的標準。”
雖然去年整體市場成交情況向好,但面對新一年可能的政策調控比如限制房價等問題所帶來的影響時,唐軍回應稱,2017年整體的市場環境對首創的毛利率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其實,對于京滬兩地銷售貢獻占比近一半的首創而言,外界的擔心也不無道理。據了解,繼去年底北京市表示要抑制投資投機行為,確保2017年年房價環比不增長后,新任上海市市長應勇亦在2017年1月公開表示,不希望看到上海的房價太高。
而除了項目分布的影響外,唐軍還介紹道,目前首創也有很多項目是跟一級開發結合起來的,從一級開發到二級開發是有互動的,所以能夠保證項目的盈利空間。
資料顯示,2016年首創已獲取呼家樓棚戶區改造、平谷區大興莊土地一級開發等一級開發項目,其中的呼家樓項目便位于北京市CBD。
在A股上市進度上,范書斌透露,首創于2016年11月成功提交了IPO申請,目前排在273位。而且,鑒于證監會加快了審批的速度,首創有可能在2018年上半年就能回A成功。
布局深圳發力澳州
據馮瑜堅透露,去年首創共投入128億元拿地,而2017年的拿地計劃是140億元。同時,首創也在計劃進入深圳市場。
實際上,首創去年便已有在深圳公開市場露面。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就在2016年6月深圳龍華推出首宗現售地時,包括首創、電建+金茂、泰禾、葛洲壩、碧桂園、金地、平安等房企都有現身。
只不過,最終電建與金茂兩大央企聯合體報價82.9億元并成功攬下地塊,5.68萬元/平方米的樓面價創造了龍華新紀錄。而首創子公司深圳首創投資置業有限公司出價60.1億元,無緣此地塊。
對于失手的原因,唐軍透露,鑒于深圳是新市場的緣故,所以首創會比較謹慎些,報價不會太高。而且,若是進入深圳,首創對項目的定位將是以剛需和改善型需求為主。
據悉,目前首創在國內主要布局于京津滬成渝,而且這五個城市在2016年總的銷售額中占比有80%以上。同期,悉尼及布里斯班則一共實現銷售額58億元,整體已超過上海市場,而且銷售均價達到3.8萬元/平方米,位列所有城市中最高。
對于海外市場,首創透露接下來將“重點發力澳洲,把澳洲市場做透”,目前正在考慮進入墨爾本。
對此,業績會現場也有質疑聲表示,澳州對海外投資買房以及國內對資本外流等相關政策的限制,是否會影響首創在此地的銷售收入及海外布局?
馮瑜堅回應,首創在澳洲的樓盤85%到90%均由當地人購買,海外買家并不是主要的客戶。另外,首創在澳洲投資的資金都是境外融資取得的,接下來也會積極探索澳元融資,包括拓展發債、貸款等手段,從而在根本上規避匯率的風險。
其續稱,首創于2014年6月首次進入澳洲,目前在澳洲的投資已經進入回收的階段,到2018年或2019年,澳洲的簽約銷售應該占到10%到15%左右的銷售額。
而提到香港市場,馮瑜堅表示,雖然香港是一個非常成熟穩定的市場,但可能并沒有特別多的讓企業快速爆發、快速增長的機會,所以首創還是要持續觀察。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十二五”以來,我國海洋經濟總體平穩增長,取得了巨大
太陽能光伏電池(簡稱光伏電池)用于把太陽的光能直接轉
我國蘊藏著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海洋生物資源是我國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