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memos 博客本周三發布了長達 116 頁的蘋果公司初期內部備忘錄,這系列文檔在西雅圖一家舊貨商店發現。通過這些內部備忘錄,我們可以了解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蘋果公司的內部討論,同時,這些文檔也顯示了蘋果加強軟件安全性方面的秘密。這 116 也文檔中主要講述蘋果 SSAFE(蘋果公司的朋友和敵人的軟件安全性)問題,也就是蘋果早期的軟件防盜版方法。
這些文檔屬于蘋果工程師 Jack MacDonald,當時他擔任 Apple II 和 Apple III 電腦的系統軟件主管。雖然文檔中沒有提及喬布斯,但蘋果另一位創始人 Steve Wozniak 卻在分發列表中。那么這些備忘錄中隱藏著什么秘密呢?
下面這份備忘錄描述了安全等級,工程師 Wigginton 定義想要實現 100% 安全性的唯一做法就是"不允許任何類型的軟件和計算機訪問",不過他自己也認為在當時那種情況下是不可能實現的。
下面的備忘錄是由 Taylor Pohlman 發出的,涉及當今仍然普遍存在的問題:非技術商業伙伴不知道他們真正想要的東西,并且缺乏正確提出要求的技術知識。一年之后,Pohlman 擔成為蘋果產品營銷經理。
下面的備忘錄中提到,在蘋果公司初期,Steve Wozniak 的技術能力被認為是公司內的黃金標準。Wigginton 還提到如果她開發出另一種 Woz 都不能復制的軟件保護方式,就可以真正的安全了。
下面的備忘錄中提到,蘋果軟件團隊嘗試多種不同的軟件保護方式,大部分內部交流都與成本和軟件架構有關。還有一種保護方式被稱為"搓搓泡泡",這個命名太詭異了。
這份備忘錄是 Randy 寫給 Jack 的,他提到自己破解了 Visicalc 的軟件保護方式,耗時1小時15分鐘。不過他認為,Visicalc 的軟件保護方式要比搓搓泡泡和 microchess 更好一些,但不如他們自己開發的軟件保護措施。
這份備忘錄來自 Barry Yarkoni,他在備忘錄中提到硬件防盜版的方式"完全無法接受",并認為這是一種"治療方法遠比疾病更糟糕"的機制。原來40年前,蘋果就知道轉換器是非常糟糕的解決方案。
最后這份也有點意思,好(蘋果)vs.壞(用戶),大家自己感受下。
Apple SSAFE Project by Mike Wuerthele on Scribd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當下的裝配式建筑涉及的方面非常廣,影響的產業鏈的鏈條
智能馬桶蓋(也稱智能潔身器)起源于美國,最初用于醫療
智能機器人之所以叫智能機器人,這是因為它有相當發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