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日本經濟新聞》的報道,雖然隨著中國、美國和東南亞地區的大型電視需求擴大,面板價格也從2016年下半年一路飆升,以鴻海夏普為首,各大面板廠商賺得盆滿缽滿。所以問題來了,企業一路高歌建廠,供需情況惡化的擔憂已經出現,各廠只得尋找因應下一次低潮期的措施。
虎嗅網在2016年就對鴻海夏普密集建廠一事做出過相應的評論,稱“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況且,在一個較為成熟的產業中采取激進戰術其實是一見非常不合理的事情,不僅破壞了上下游之間的關系,更牽連了友商。
報道指出,全球面板業在歷經2011到2014年前后,因投資產能過剩所造成的各家面板廠營收出現虧損情況后,自2016年下半年開始,以更大尺寸的產品為中心的面板需求和價格雙雙開始復甦。在面板價格方面,2017年1月,42寸產品為每片達到150美元左右,較 2016 年中期高出40%。55寸產品價格更是較2016年同期上漲4%。而較小尺寸的32寸產品價格,則轉為較2016年同期下跌3%,如此看出客戶對大尺寸面板的需求。
而在供給面上,包括南韓三星在2016年關閉了部分液晶面板工廠,轉為全力發展的OLED面板產品,加上鴻海和夏普為了增加對自身電視機的面板供應,2016年年底開始停止供應三星電視面板后,也導致面板市場缺貨感加強,使得液晶面板的價格至此始終居高不下。
不過,調查公司IHS Technology的調查指出,由于近來大型液晶面板工廠的新建計劃過多,造成市場供需關系最早將在2017年下半年轉為供給過剩的情況,而且在 2019 到 2020 年間的供給量將超出需求的10%以上。不只是鴻海夏普,而是多家面板廠商如京東方、友達、群創共同造成的供應過剩。
實際上這個問題還需要辯證地看,我舉個例子:汽車市場。在先進汽車儀表盤、車載互娛市場以及車載中控市場中,我發現趨勢從傳統玻璃轉變成了液晶面板以及OLED。拜智能化以及物聯網所賜,汽車配置需要提高其技術含量,自然而然就需要結合搭載觸摸電容的面板。同時汽車是個毋庸置疑的大市場,這樣的發展趨勢可能會緩解面板產能過剩的問題。
當然例子還有很多,這里就不再多贅述。目前,除了鴻海夏普在中國廣州興建全世界最新的 10.5代面板工廠之外,2017年1月,中國最大面板廠商京東方的大中型面板出貨量首次超過LG顯示器,位居全球龍頭。而京東方和中國第2大面板廠商華星光電,也在積極建設第 10.5代面板工廠。預計2018年中國的面板供給能力(以出貨面積計算)將比2016年成長 40%左右,超過韓國,位居全球第1的位置。
正因如此我們才需要反思:發展快自然是好事,搶占了市場;但是發展太快就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買單,怕是到時候難過的只有自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2015年,滬深股市跌宕起伏,大起大落,IPO暫停數月都對I
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新產品層出不窮的今天,要開發一個
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新產品層出不窮的今天,要開發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