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地產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全國房企包括私募債、公司債、中期票據等融資合計僅為133.08億元,延續去年四季度以來的低迷態勢,相比去年1月同期大降92%。同時,融資成本顯著上升。作為資金密集型行業,在融資收緊的背景下,各大房企紛紛拓展融資渠道,其中包括海外發債、銀行間融資等。
拓展融資渠道
數據顯示,隨著房地產公司債收緊,發行規模銳減。2017年2月更是呈現“零發行”狀態,2017年1月發行的6只房地產公司債均是在很早之前拿到的批文。
在債券融資收緊的同時,銀行向房地產企業發放的貸款規模也在下滑。在此背景下,部分房企轉向海外市場發債融資,2017年以來,該類融資規模同比大幅上漲。
數據顯示,2017年以來,國內房企共成功發行海外債券13只,累計金額達到46.4億美元,較2015年1-2月的總額(23.2億美元)要高出一倍。
整體看,海外發債規模盡管同比增長明顯,但并不是主流。相較于2017年國內房企超過2000億元的拿地資金,不到50億美元的海外融資規模只是杯水車薪。此外,目前海外發債面臨美元加息和人民幣貶值兩大不確定因素,可能提升房企的財務成本。業內人士認為,境內仍是房企融資的主要戰場。
而銀行間市場近期成為不少大型房企的嘗試方向。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今年以來的公告發現,1月以來,已有世茂股份、濱江集團、北辰實業、新城控股、招商蛇口等多家公司公告注冊申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中期票據或已經完成中票發行。其中,新程控股獲批發行45億元中期票據,有效期兩年;招商蛇口獲批發行50億元中期票據,有效期兩年;富力地產獲批70億元、為期5年的中期票據,第一期發行20億元用以償還銀行貸款。
融資能力分化
不過,房企的融資能力存在著明顯分化。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資質優良、規模居前的房企仍能夠從銀行、信托等主流融資渠道獲得融資。“今年以來,公司對于房地產信托的政策沒有明顯變化,能否通過主要看項目方和項目質量。”一位信托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此外,2016年規模房企的銷售獲得大幅增長,大量回款陸續到賬也使得這些企業資金較為充裕。
銀行授信方面,今年1月,金科股份與渤海銀行簽署了400億元的授信額度,是今年以來規模較大的一起。
海通證券研報認為,地產調控政策下,2017年銷量下滑是大概率事件。負債壓力下,個體信用基本面將因融資能力和抗風險能力的差異而加劇分化,資質弱的房企債務違約風險增加。
大型地產企業融資渠道較多,也更容易獲得資金。比如,可以海外發債;國內貸款審核較容易;如果交易所放開公司債,也將先從優質房企開始。此外,大型企業本身資金緩沖墊就比中小企業更厚,因此信用風險相對較小;而中小房企對銀行貸款、非標融資依賴較大,資金鏈脆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風險投資是在創業企業發展初期投入風險資本,待其發育相
風險投資是在創業企業發展初期投入風險資本,待其發育相
風險投資是在創業企業發展初期投入風險資本,待其發育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