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名牌”是一種不正當競爭行為。部分經營者在利益驅使下,將國內一些馳名或著名商標,用在自己商品的標簽或企業名稱上,從而誤導消費者,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近日,潤州區市場監管局第一分局在檢查市場日化用品時,就發現了幾起“傍名牌”事件。
在檢查至某商場內一家商鋪時,執法人員發現,該商鋪售賣的一種大寶潤膚霜,外包裝與平時所見大為不同,仔細一看才發現,在“大寶”的“大”字下,用另一種較淺的顏色多加了一個點,“大寶”變成了“太寶”。與此同時,執法人員還發現這家店鋪賣著幾十盒小盒裝的凡士林霜、蛇油膏、裂可寧,在包裝上都有“云南白藥”四個字,其字形與注冊商標“云南白藥”一樣,只是顏色不同。當執法人員詢問店主這些商品的進貨渠道時,店主表示這都是有人上門兜售的,因為價格便宜就進貨了,也沒有進貨憑證,甚至不知道這些商品冒用了他人注冊商標。執法人員當場要求店主對這些“傍名牌”商品作出下架處理,并進行進一步整改。
在檢查至另一家日化用品店鋪時,執法人員發現,在牙膏貨柜上,除了日常熟悉的牙膏品牌外,還擺放著一種“云南中藥”牙膏。這種牙膏的外包裝和標簽字樣與一旁的“云南白藥”牙膏都極為相似,區別只是“云”變成了“中”,而在這款牙膏的外包裝側面,才用小字標注了真正的產品商標。這款牙膏,很容易被人當成真正的云南白藥牙膏買回去,而其中又有多少真正有效成分,會對人體產生什么影響,就不得而知了。執法人員對店家進行了批評教育,并責令做出下架處理。
潤州區市場監管局第一分局提醒廣大經營者,合法經營,誠信經營,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首要條件,切不可為了貪圖小利而售賣假冒偽劣等不合格商品,同時在日常經營中也要注意保存保管好進貨憑證和銷售票據。廣大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也要注意查看外包裝、標簽等,避免被“傍名牌”商品所迷惑,一經發現這些假冒偽劣商品,可撥打12315熱線進行投訴或舉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2016年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將主題鎖定在“第四次工業
風險投資是在創業企業發展初期投入風險資本,待其發育相
風險投資是在創業企業發展初期投入風險資本,待其發育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