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消息,進入3月,中國各地迎來應屆大學畢業生求職潮。
梅成華是武漢市新洲區人,現年22歲,是一名“95后”。目前,他已與湖北一家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達成就業協議。“我們寢室4個人,包括我在內的3個人簽了湖北的企業,剩下一個來自河南,也在考慮回河南。”他表示,從去年10月中旬開始關注就業政策,非常看好湖北尤其是武漢的發展前景。
梅成華認為,隨著“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中部崛起”等戰略實施,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迅速,對人才需求量大且優惠政策多。
3月初,湖北省教育廳啟動高校畢業生供需見面月活動。從3月到5月,該省擬舉辦10場大型招聘會,帶動高校舉辦各類招聘會近90場,提供約130萬個崗位。
今年,以梅成華為代表的“95后”首次走向職場。據中國教育部公布數據顯示,2017屆中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達795萬人,比2016年增加30萬人。
連日來,記者走訪武漢多場招聘會后發現,“95后”畢業生對職業前景、工作環境等都有其考慮,留在中西部城市就業,成為許多人的選擇。
“北上廣深和東南沿海的就業機會多,且工資高、可以長見識。”21歲的畢業生陳析微認為,但是上述地區就業生存壓力、消費水平也高,缺乏歸屬感。
來自中南民族大學的楊晨,已在成都一家律師事務所找到工作。這位四川涼山小伙說,身邊多數朋友選擇留在武漢或回家鄉,去一線城市的較少。
作為獨生女,在武漢讀大學的張若晨決定回家鄉云南工作。“到一線城市,短期內不可能把爸媽接到身邊生活。”她說,回家鄉可兼顧家庭和事業。
前不久,武漢提出未來5年內留住100萬大學生創業就業的計劃,并將加快建設大學生創業街區園區、環高校創新帶,鼓勵吸引更多的大學生在武漢創業創新。
湖北省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主任丁雪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2016年,湖北共有42.7萬應屆大學畢業生,其中60%以上留在湖北就業,改變了“孔雀東南飛”的傳統印象。今年,湖北有42.8萬名應屆大學畢業生。隨著一系列支持大學生創業就業政策的推進,預計留下來的人會更多。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
在互聯網思維大行其道的今天,O2O絕對算得上電商領域的O
2016年度全球共有291家中企上市,合計總融資3125.01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