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手機市場開始飽和,蘋果手機銷量出現了四分之一的暴跌,蘋果開始開拓印度市場。不過據美國《華盛頓郵報》觀察,蘋果在印度市場似乎找不到北,他們正在重復中國市場的失誤:那就是主要依靠LOGO和品牌,但卻推不出符合本地消費者實際需要的產品。
中國市場已經成為蘋果手機的“滑鐵盧”,去年大跌四分之一,中國已經成為蘋果收入唯一下滑的地區。
中國手機流量資費高昂,許多消費者期待蘋果能夠推出堪稱“行業標配”的雙卡雙待,但是時至今日,蘋果手機仍不具備雙卡功能。另外中國消費者對于蘋果手機外觀設計比較看重,但是過去兩三年,蘋果手機外觀設計基本上保持不變,這打消了消費者升級的積極性。
《華盛頓郵報》引述蘋果首席執行官庫克去年訪問印度時的表態稱:“我認為印度有點像七到十年前的中國,印度有很大的機會。”
據印度《經濟時報》報道,蘋果計劃通過代工廠,在印度本土組裝手機,首先從四英寸手機iPhone SE起步。
另外,蘋果開始在印度市場推出一款曾經退市的舊手機iPhone 6,一些網絡零售商的打折價格僅為450美元。
之前,蘋果還準備在印度銷售官方翻新機,但是遭到了印度政府拒絕,印度擔心自己成為蘋果過時技術的“垃圾場”。
《華盛頓郵報》指出,蘋果正在印度市場重復在中國放下的錯誤:即過度依賴自己的品牌知名度開拓市場,但卻沒有能力理解本地消費者的需求。蘋果上述推出低檔產品的動作,實際上是對印度消費者的不尊重。
據報道,在印度手機市場,功能和iPhone相似的手機,售價只有iPhone的幾分之一。另外對于印度那些第一次購買智能手機的數億消費者而言,蘋果品牌幾乎沒有任何知名度可言。
另外在歐美市場,蘋果可以依靠傳統的“果粉”(比如過去的蘋果電腦、音樂播放器用戶)來推廣手機,但是在印度卻沒有這種傳統果粉的優勢。
另外,蘋果手機目前并未針對印度消費者的需求進行本地化定制。比如向蘋果語音助手詢問印度的一些地名或城市名,Siri將會毫無頭緒。另外如果想通過Siri點播一些寶萊塢歌曲,印度消費者也會急得干瞪眼。另外,蘋果在印度銷售的手機,全部都是英語,根本不支持本地語言。
之前,諸多媒體和市場研究公司已經指出,蘋果手機在印度只占到2%的可憐份額,主要原因是價格過高。加上印度復雜的稅費,在美國銷售650美元的新手機,在印度的價格將近1000美元。
而在印度手機市場,最受歡迎的是150美元的高性價比安卓手機,幾乎占到了全部市場的八成左右。依靠這些高性價比手機,中國聯想、小米、OPPO等廠商也在印度站穩了腳跟。機構統計顯示,中國公司已經搶到了印度智能手機市場的一半份額。
作為蘋果手機價格過高的一個對比。印度電信巨頭Reliance實業公司推出的Lyf手機,低配版本僅售45美元,此外還贈送三個月不限量的通話、短信和流量。該系列的高端版本僅售150美元,其配置和功能接近蘋果的iPhone 7。
過去,三星電子和印度本土的Micromax主導了印度手機市場,不過中國公司正在快速攫取市場份額。
中國公司在印度推出了相當優秀的產品,比如使用OLED屏幕(蘋果尚未使用過OLED),配置亞太地區流行的功能,比如雙卡雙待和完善的自拍功能。中國手機還支持印度的多種本地語言。
中國廠商以及三星、Micromax等品牌都使用谷歌(微博)安卓系統,這些手機都能夠使用到谷歌豐富的本地語言翻譯功能。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安卓占據了97%的市場份額。因此印度本地的開發者幾乎沒有什么動力為iPhone開發軟件,在一些流行軟件上,iPhone處于劣勢。
《華盛頓郵報》指出,如果蘋果真的重視印度手機市場,那么應該在本地組裝和開設零售店之外做更多的工作,比如推出適合本地需求的產品和服務,另外可以收購一些本地廠商開拓印度市場。
?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
在互聯網思維大行其道的今天,O2O絕對算得上電商領域的O
2016年度全球共有291家中企上市,合計總融資3125.01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