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蘋果當前也迫切需要加強與中國供應商的聯系,在蘋果的整個供應鏈環節,蘋果對中國市場供應鏈的依賴越來越大。蘋果在中國創造和支持的工作崗位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于供應商。富士康的雇員大約為120萬人,絕大多數在中國大陸工作,而且富士康去年底在廣州的610 億元的巨額投資也看的出來,中國大陸供應鏈市場還有很大的潛力。
與此同時,蘋果加強與供應鏈的聯系其目的還在于掣肘中國手機廠商在本土市場培植自身的供應商體系。在國內,華為、OPPO、vivo等廠商也在構建自身的供應鏈體系,臺灣聯發科、大立光、群創、閎暉等供應商也同樣是華為的供應商,華為海思處理器也開始由臺積電代工。OPPO有自己的工廠,供應鏈環節生產線也在逐步提升與擴大。蘋果已然意識到其供應鏈地位受到威脅,需要加強中國供應鏈的掌控能力。
對于中國消費者痛點把握不準的一種無力感
對于蘋果來說,它更重要的任務是構建一個契合中國市場需求以及對用戶理解更加深入的本土化團隊,這個團隊最好能滲透供應鏈、軟硬件研發、市場營銷、在零售店之外的新型線下渠道體系構建、并深入了解中國市場消費者的痛點。
所以我們看到,去年10月,庫克宣布蘋果在深圳建立研發中心,分為供應鏈管理、營運、研發、線上與線下零售5大板塊,涉及制造以及App應用開發等行業。因此蘋果需要通過研發重心這樣一個布局來吸引更多本地人才來推進這項戰略,甚至同更多的中國科技互聯網公司展開深度合作。
即以研發基地為根,蘋果零售店為點,擴散開來布局本土化線下渠道與營銷團隊,在軟硬件層面基于中國用戶的消費痛點出擊,這樣才能打好更貼近中國消費者的本土營銷公關與供應鏈戰役。
蘋果在中國建立研發中心,名義上是人才戰略與本土化高校研發合作,背后透露著庫克對于蘋果在中國市場掉粉的焦慮以及對于中國消費者痛點把握不準的一種無力感,而蘋果在做出它自身的改變與努力。而面對蘋果研發中心迅速鋪開的這種戰略布局,國產廠商如何進一步應對,也是當前許多廠商接下來需要思考的問題。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黃芪為藥食兩用品種,其年需求量較大且呈穩升態勢。在當
中國智能制造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同樣也是大部分處于研發
智慧城市是把新一代信息技術充分運用在城市的各行各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