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電碎片化狀態終于被打破。
日前,中國家用電器協會針對各個家電企業間智能體系的孤島狀態而無法互聯互通的問題,以各企業云為依托,制定“云云互聯”團體標準,通過統一的轉換協議,各企業開放云端接口,實現不同品牌間的互聯互通。首批進駐的企業有海爾、美的、博西家電、海信、長虹、創維和TCL。簡單理解,如果用戶家中購買的是不同品牌的家電,只要屬于上述七大品牌,都可以在任一品牌的云平臺中,對其他品牌電器進行操控。堆砌了十多年的壁壘有望就此被攻破。
家電企業不再單打獨斗,對消費者乃至整個行業來說都是利好的。在打破平臺壁壘之后,我們需要要反思下,作為個體的智能家電產品本身發展的已足夠好?
事實并非如此。我們都知道,智能家電在中國市場的發展軌跡:先是一窩蜂沖進這一領域搶食吃;然后出現用戶體驗不佳,企業成批消失,產品遭遇質疑……
看著好玩親民的智能家電,實際在銷售環節并未成為主流,使用場景之間的不互聯、部分功能相對“雞肋”、價格較貴等依舊是智能家電的痛點。
從數據來看,只有互聯網化較早的電視產品算是進入“智能時代”。2016年上半年,中國電視銷售總量2667.85萬臺,其中智能電視銷量占比76.44%。然而白電各類智能零售滲透率都很低,其中空調為6.8%,冰箱為3.7%,洗衣機為5.2%。
可見,1800億元的市場容量對家電巨頭們來說是機遇也是個不小的挑戰,企業的研發、創新能力備受考驗。
在剛剛結束的2017 AWE上,智能家電可謂是風光無限。可以自動備貨的冰箱、具有人體感應功的空調、筒中筒免污滾筒洗衣機、自清潔智能煙機等等,“能交互,擅思考”的家電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分開來看,它們都是智能家電的佼佼者,然而單從展出內容來看,各個模塊和場景均是切割開來,場景之間的切換融合,顯然還有待提高。當然展會中也不乏有小品牌還在玩 “自家”智能,只能通過自家A pp操作,這種極為狹窄的“智能”在家電行業中也屬常見。
“現在人工智能深度開發和應用還不是特別成熟,沒有進入我們所期望的快速成長期或爆發期,當前用手機操控電器的這種自動化,并不等于智能化。” 行業人士提出, “智能家居需要的并不是入口,也不是平臺,反而是缺少好產品,把這些好的產品先普及起來,讓用戶使用起來,自然就會形成平臺。”
關于智慧生活的描述,有句話簡練而貼切:“Pervasive but invisible”,未來就是“看不見卻無處不在的智能化”。我們據此,隔得不僅是平臺間的互通,價格過高、智商堪憂、安全隱患......
只能說萬物互聯雛形初現,智能家電依舊在路上。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光電傳感器是采用光電元件作為檢測元件的傳感器。它首先
近年來,中國經濟運行面臨著國際環境持續惡化和國內改革
2016年,中國高純生鐵行業產能400萬噸,高純生鐵產量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