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體育品牌想要讓中國消費者心甘情愿掏腰包絕非易事,而目前全民健身時代下,體育品牌已經成為最大受益者,安踏、李寧等公司其業績在近兩年都有較大好轉。
貴人鳥最為緊隨其后的企業,在過去的2016年底也是動作頻頻,并且還都是以“跨界”為主題,健身、保險,反應出貴人鳥尋找業績突破口的迫切心態。不過,從當下我國整體體育消費市場的發展情況來看,行業經營者們的日子也并不是一帆風順。
目前市面上的運動鞋品牌有貴人鳥、安踏、李寧以及361°等,但是真要讓消費者選擇一雙國產運動鞋,卻并不是一個容易做的巨鼎。這些產品同質化現象極其嚴重,使得除了商標以外并沒有各自的亮點。而對于這些主業仍舊為銷售產品的廠家來說,這并不是一個好現象。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體育用品行業投資分析報告》的分析,我國體育用品市場規模有望在2020年達到2400億元。龐大的體量已經讓相應的廠商們馬力全開,但是其發展態勢似乎并不樂觀。
就拿運動鞋來說,目前整個行業內危機四伏,傳統的體育用品企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特步、李寧等,由于品牌定位不清晰、產品研發創新能力沒跟上,其市場份額正逐漸被蠶食。而這些搶食者正是像安踏這樣的擁有獨特市場定位、產品個性鮮明的、主打某個層級市場消費訴求的品牌。
目前體育用品行業格局是這樣的:突破百億銷售規模的安踏為第一梯隊,而特步、匹克等則是第二梯隊,貴人鳥反而是第二梯隊里排名比較靠后的。如今第二梯隊各個企業之間的競爭尤為激烈,只靠賣貨來尋求突破的希望極其渺茫。
也正是在這樣的態勢下,體育用品廠商紛紛開發其他方向,或投資相關行業。
例如李寧公司就在此前與體育訓練機構合作。隨后在2015年更是在旗艦店里開辟出了一部分場地,設立除了一個健身區。這種模式其實在體育用品銷售領域極為常見。
阿迪達斯有女子概念店,消費者除了購物以外,還可以得到免費的訓練課程。
這種模式不僅僅是讓體育用品廠商多出幾個銷售渠道,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是為了提高消費體驗。如今體育用品產業逐漸走向縱深,不少專業性的產品如果有專業的私教給予提醒,其效果可能會事半功倍。
如今,這些體育品牌的商家們正紛紛采取多元化的布局,有的投資足球經紀公司,或引入別家品牌的運營權,經營者們逐漸在擺脫單純賣產品的商業模式,其財務指標將會趨于穩健。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企業并購包括兼并與收購。公司兼并是指經由轉移公司所有
企業并購包括兼并與收購。公司兼并是指經由轉移公司所有
企業并購包括兼并與收購。公司兼并是指經由轉移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