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購買奢侈品是在城市核心商業區黃金地段的奢侈品店鋪內完成。然而,隨著消費習慣的變遷,奢侈品銷售渠道和路徑也有了各種變化。第三方電商平臺、垂直奢侈品電商渠道、品牌微商、線上快閃店,奢侈品銷售渠道已經迎來了一次大變革。對此,業內人士指出,奢侈品消費早已告別了之前局限在店內完成的銷售模式,渠道嘗鮮是接下來很多奢侈品品牌甚至奢侈品集團需要提上日程的策略。
渠道變革
北京商報記者獲悉,奢侈品珠寶品牌卡地亞日前宣布與海外電商平臺NET-A-PORTER合作,推出獨家電商合作系列,并以線上快閃店的形式進行銷售。這是繼Chanel、Tiffany后又一家試水線上快閃店的奢侈品品牌。
據悉,NET-A-PORTER與卡地亞獨家推出快閃店限期一個月,銷售產品為卡地亞上世紀80年代早期經典腕表系列“Panthère de Cartier”。該系列于5月2日-31日發售,價格區間為4000-12.3萬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5年,Chanel作為第一個試水線上快閃店的奢侈品品牌,在NET-A-PORTER上首次發售珠寶系列——COCO CRUSH,并且僅僅銷售三周。2016年,Tiffany的T系列精選產品在NET-A-PORTER上限時發售。
除了線上快閃店,奢侈品近幾年在電商渠道的布局可謂緊鑼密鼓。北京商報記者獲悉,阿瑪尼集團旗下Armani Jeans系列和EA7 Emporio Armani分別在天貓和京東開設官方旗艦店,徹底進軍國內電商渠道。除此之外,集團旗下另一個內衣系列Emporio Armani Underwear也開設了京東旗艦店。LVMH集團獨立電商平臺也將于今年6月正式上線。
奢侈品在線上渠道布局的同時也沒有放棄手機移動端。先是Dior在微商限時銷售限量版手袋出現轉機,隨后卡地亞也開始嘗試在微信平臺銷售商品。據悉,LVMH集團旗下92%的品牌在華開通微信公眾號,希望借此拉攏線上消費人群。
消費推新
曾經的奢侈品與電商可以說是水火不相容,而能讓二者化干戈為玉帛的是消費者購物習慣的改變。
全球著名咨詢公司麥肯錫發布的報告指出,電商渠道的奢侈品銷售額占到總銷售額的6%,約為155億美元,而這一數字將會在2025年變為776億美元,屆時電商銷售額的所占比重將上升到28%。
然而,據貝恩咨詢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內地線下奢侈品消費市場出現了2%的負增長,并且有83%的奢侈品牌出現了各種形式的關店行為。與此同時,財富品質研究院預測,2016年將有95%以上的奢侈品牌會策略性關閉部分門店。
從研究機構發布的冰火兩重天的數據不難看出,奢侈品消費渠道已經發生了重大轉變。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奢侈品電子化進程將進一步加快。
對此,業內人士分析,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奢侈品通過電子化渠道進行品牌的宣傳和產品的銷售。奢侈品電商的生態環境也正在發生改變。
假貨掣肘
在奢侈品對線上渠道頻頻拋出橄欖枝的當下,假貨卻一直是制約奢侈品電商發展的問題。日前,國內幾家電商平臺被曝出銷售奢侈品假貨,該丑聞被炒得沸沸揚揚,從大牌到輕奢均在售假榜單之中。
據美國商務部統計,仿冒和盜版給美國經濟造成每年2000億-2500億美元的損失。據不完全統計,全球假貨市場估計高達5000億美元,且仍在不斷增長。
財富品質研究院院長周婷指出,目前中國垂直類奢侈品電商無法憑借單一奢侈品業務實現長遠發展,被迫轉型是因為國內奢侈品電商市場大部分解決不了貨源問題;其次受眾人群屬于價格敏感型的“屌絲消費群體”,大部分消費者只在意價格而非產品真偽;然后,垂直類奢侈品電商消費客群有失精準,優質客群流量少;最后,網絡環境、產品環境、品牌環境等不純粹,且產品價格亂象叢生。
業內人士認為,電商渠道沒有地域限制,消費者購買便捷的同時,也給監管造成了一定困難。如果大型電商平臺對于平臺上銷售的產品不能進行很好的監管,便給售假提供了溫床。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天然藥物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天然藥物行業的市場規模
隨著原子吸收光譜儀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企業間并購
短切玻璃纖維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短切玻璃纖維行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