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33歲的香港男子在福田口岸過關入境時被查貨十支槍支,同樣被檢察機關以走私武器罪提起公訴,其辯稱不知道仿真槍不能帶,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認定犯走私武器罪,判處其有期徒刑七年。
兩起案件中,據辯護人介紹,都已經向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二審上訴,并且得到受理,目前正在等待開庭審理。
事情具體經過又是如何?
慢慢往下看
2015年,一男子攜帶仿真槍闖關被查獲。(資料圖片與本案無關)
大學生“稀里糊涂”帶了十多支仿真槍入境
霍某煒出生于1994年8月,香港居民。
2016年7月27日晚上6時許,霍某煒經福田口岸入境,未向海關申報,也未主動將隨身攜帶物品交由X光機驗查。經海關工作人員攔截檢查,在其隨身攜帶的背包內查獲疑似槍支13支、疑似槍支散件2件。
經深圳海關緝私局司法鑒定中心鑒定,上述疑似槍支13支中有12支系以壓縮氣體為動力的槍支。霍某煒供認是為賺取帶工費而接受他人雇請走私上述物品入境。
公訴機關認為,霍某煒無視國家法律,逃避海關監管,走私十二支槍支入境,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之規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當以走私武器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一香港男子攜22把氣動力槍6347發子彈入境在福田口岸被查。(資料圖片與本案無關)
霍某煒對公訴機關的指控不持異議。
據其介紹,2016年起至今他在香港某大學讀書,2012年他認識了一個朋友何某,2016年7月27日下午4時許,何某打電話給他說一個朋友有做水貨生意,問自己想不想帶貨賺錢,自己同意了,何某把自己的電話給了一個香港貨主,這個香港貨主就和霍某煒約好下午5時許到上水火車站找他拿貨。
霍某煒如約找到貨主,貨主告訴自己帶貨可以給500港幣,說帶的是電子零件。見面之后貨主把自己和另外兩人的包拿過去,到上水火車站旁邊臨時停車的地方,貨主從一輛小貨車上裝了東西后,讓霍某煒跟著另外兩人交貨,并跟著他們倆回香港后再給500港幣帶貨費。
霍某煒稱,自己拿到書包后有打開看過,里面裝的是用淡黃色和黑色包裝紙包著并用膠帶紙纏起來的正方形物體,但自己沒有打開看,因為朋友何某告訴自己是電子產品,貨主也說是電子產品。
霍某煒稱,也不清楚另外兩名一起帶貨的人是不是也帶了一樣的東西,另外兩人帶貨的包裝是一樣的。過邊檢通道時3個人走的同一條E通道,兩人在自己身后,過關時沒有過機檢查也沒有向海關申報,后被現場查獲。
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16年12月2日依法判決,被告人霍某煒犯走私武器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年,并處罰金人民幣兩萬元。對查扣在案的被告人霍某煒走私的十二支槍支及三支仿真槍,依法予以沒收,交由扣押部門銷毀處理。
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帶了什么物品過關
僅僅是幫人“背貨”
為何也會受到如此懲罰?
霍某煒的辯護人提出,被告人霍某煒對自己攜帶物品的屬性并不明了,因此其行為應只構成走私普通物品罪。霍某煒是從犯,依法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對于被告霍某煒的辯護人所提辯護意見,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附案證據足以證實被告霍某煒具有走私犯罪的主觀故意,在此情形下,依照法律的規定,無論走私行為人對走私對象是否有明確的認識,均不影響其走私犯罪的構成,且應根據實際的走私對象定罪處罰。
被查時才知道帶仿真槍違法
另一起案件也極為相似。
2016年12月3日,香港男子張某泰從福田口岸入境,未向海關申報。經海關檢查,在其行李內查貨疑似槍支10支、疑似槍支配件3件。
張某泰供述稱,其之前在網上認識了一個貨主,對方讓自己在事發當晚9時許到粉嶺地鐵站旁邊的天橋底下等他,幫他帶槍從福田入境。
當晚9時許,張某泰到粉嶺地鐵站旁邊的天橋底下,貨主主動聯系了他,貨主當時給了他兩包都是用紙皮包裹后用膠帶纏繞的物品,對他說這兩包物品中每包有一只玩具槍。
從福田把這兩包物品帶入境,每包的帶工費是200港幣,一共400港幣。張某泰稱,貨主把兩包貨包得很嚴實,他看不到,之前也從來沒有帶過仿真槍,以為就是這么重,就相信了貨主,直接把兩包物品放在自己隨身背的淺藍色雙肩包中。
據其介紹,貨主說已經跟收貨人講了他的長相和當時過關的著裝,讓他直接過關后就有人主動找他,確認收到貨后,收貨人會把400元帶工費給他。
大概晚上10時許,張某泰從粉嶺地鐵站坐到落馬洲地鐵站,之后馬上從福田口岸入境,未書面申報,過關時還沒到X光機,海關人員就讓他過去查驗,就從兩包物品中查獲了10只仿真槍和3只疑似仿真槍配件。經鑒定,上述10支疑似槍支均為槍支。
在這起案件中
當事人也稱并不認識貨主
并不知仿真槍不能帶
但最終也受到懲罰
公訴機關認為,被告人張某泰違反海關法規,逃避海關監管,走私武器入境,走私槍支10支入境,情節特別嚴重,其行為已構成走私武器罪。
依法判決被告人張某泰犯走私武器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七千元。扣押在案的涉案槍支予以沒收,由扣押機關依法處理。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在現代市場經濟活動中,信息已經是一種重要的經濟資源,
2016年7月21日,住建部、發改委、財政部聯合發出《關于2
2016年7月21日,住建部、發改委、財政部聯合發出《關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