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今天(5月18日)宣布,我國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進行的可燃冰試采獲得成功,這也標志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采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
可燃冰,是由天然氣和水在高壓低溫的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的結晶化合物,預測資源量相當于已發現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的兩倍以上,是世界公認的一種清潔高效的未來替代能源,極具商業價值。
因絕大部分埋藏于海底,所以開采難度十分巨大。目前,日本、加拿大等國都在加緊對這種未來能源進行試開采嘗試,但都因種種原因未能實現或未達到連續產氣的預定目標。
此次試開采同時達到了日均產氣一萬方以上以及連續一周不間斷的國際公認指標,著不僅表明我國天然氣水合物勘查和開發的核心技術得到驗證,也標志著中國在這一領域的綜合實力達到世界頂尖水平。
可燃冰或成未來主要能源 我國可燃冰開采技術領跑世界
天然氣水合物的試開采一直是一項世界性難題。2013年日本曾嘗試進行過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的試開采工作,雖然成功出氣,但六天之后,由于泥沙堵住了鉆井通道,試采被迫停止。
為實現這一目標,我國科學家利用降壓法,將海底原本穩定的壓力降低,從而打破了天然氣水合物儲層的成藏條件,之后再將分散在類似海綿空隙中一樣的可燃冰聚集,利用我國自主研發的一套水、沙、氣分離核心技術最終將天然氣取出。
平安證券在2016年時的研究報告曾指出:可燃冰儲量豐富,未來有望主導全球能源供給,但目前各國對可燃冰的賦存條件、形成機理和分布特征的研究,以及更進一步經濟性開采技術尚未成熟,按計劃中國2030年才進入商業化開采階段。但以目前的進程來看,無論是技術還是商業化進程都已經超預期。
四個問題帶你認清可燃冰
可燃冰,是天然氣和水在高壓低溫的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的結晶化合物。從外形上看上去,可燃冰就像是白色或淺灰色的冰雪晶體。這時候如果有火源,它就可以像固體酒精一樣被點燃,所以被稱為“可燃冰”。
儲量?
天然氣水合物儲量巨大,僅我國海域預測遠景資源量就達到800億噸油當量,世界資源量約為2100萬億立方,可供人類使用1000年。據估算,在世界可燃冰總資源量大約相當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氣總資源量的兩倍。
用途?
由于含有大量甲烷等可燃氣體,可燃冰極易燃燒。如果將同等體積的固體酒精和可燃冰同時點燃,可燃冰的燃燒時間遠遠長于同體積的固體酒精。事實上,1立方米可燃冰可以分解釋放出160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氣。同等條件下,可燃冰燃燒產生的能量比煤、石油、天然氣要多出數十倍,而且燃燒后不產生任何殘渣和廢氣,避免了最讓人們頭疼的污染問題。科學家們如獲至寶,把可燃冰稱作“屬于未來的能源”。
與現有能源相比,可燃冰有什么優點?
可燃冰的最大特點就是能量密度高。它占用體積小,卻蘊含大量的能量。舉個例子,一輛使用天然氣為燃料的汽車,一次加100升天然氣能跑300公里的話,那么加入相同體積的可燃冰,這輛車就能跑5萬公里。
使用可燃冰有風險嗎?
全球海底可燃冰的甲烷總量大約是地球大氣中甲烷總量的 3000 倍,如果開采不慎導致甲烷氣體的大量泄漏,將可能引發強烈的溫室效應。如何安全、經濟地開采可燃冰,并且從中分離出甲烷氣體,依然是目前各國研究和利用可燃冰的核心難題。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數字創意產業是現代信息技術與文化創意產業逐漸融合而產
智能照明作為一個新興產業,目前處于一個導入期與成長期
質量檢測是指檢查和驗證產品或服務質量是否符合有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