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把教材循環利用起來?5月24日,記者走訪了省城幾所高校進行調查。
跳蚤市場舊教材受捧
在江西師范大學青年文化廣場,記者看到不少畢業生在一個個小攤位前吆喝著自己的小買賣。
大四學生汪木英正在吆喝著自己的書籍,其中大部分是教材。她考取了外省一高校的研究生,想盡快把這些書籍處理掉。汪木英介紹:“賣給廢品店覺得可惜,這些教材都挺新的。”
更多舊教材的命運則是被收廢品的小販一車車拉走。江西師大一名大四的男生告訴記者,他們一般都是當垃圾或者廢紙賣,五毛錢一斤的價格,這樣的同學占大多數。“有的直接丟在寢室,偶爾少數會自己帶回家或者給學弟學妹。”該名男生稱。
應鼓勵舊教材循環使用
由于大學課程較多,大學生每年在購買教材上面都需要花費不少資金,比如許多公共課程的教材,每本價格都在四五十元左右。而這些教材在上完課后往往只能以廢紙回收形式低價售出,或者直接丟棄。
對此,江西財經大學人文學院社會學系主任蔡前認為,這樣的校內跳蚤市場應該得到學校的鼓勵和支持。蔡前稱,如果把畢業擺攤這個納入學分系統,甚至給學生搭建平臺,校內就可以把閑置的書流通起來。
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全國高等學校在校學生一年需要教材36億冊以上。據專家計算,如果高校所有教材書本循環使用3至5年,至少可以節約1000萬噸紙、1億噸水和1000萬噸煤,而生產這些紙張需要砍伐兩億多棵成年樹木。
而在國外,很多發達國家都有重復使用課本的傳統,同一本教材,美國學生平均使用5年,日本學生平均使用達到10年。
相關激勵機制不可缺
然而,記者了解到,國內大學教材目前都實行一次性的使用模式。那么,教材循環使用的推廣究竟“卡”在哪里了呢?
在一項關于“大學生教科書是否能夠循環利用”的調查中,“不喜歡別人用過的書”“教材經常變、不符合教學進度”“怕舊書會感染細菌”等是一些人投不贊成票的主要原因。
蔡前稱,教材用著用著就脫頁了或散頁了,或者特別薄,所以損壞比較嚴重,這可能是影響書循環使用的一個最樸素的原因。如果要從機制上來分析,他認為還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比如利益主體的缺失,就是出版商、學校相關職能部門、發行方,他們是有一定利益,所以就沒有去鼓勵教材的循環利用。還有一個就是高校內部協調的機制缺位。怎么來收?怎么來消毒?怎么來發放?這些都是需要有職能部門參與的,目前是沒有的。”
省內一高校教授還認為,最重要的是相關激勵機制要跟上去。他稱教育主管部門應該有一些標準來考核高校是不是符合資源節約型的要求。
“節能減排,是不是可以把教材的循環使用也列入一項,那高校就有動力去做這個事情。至于這個標準,可以再商榷,但至少要有,給高校發出一個信號。比如說圖書館來做這些事情,不論是搭建學生交易的平臺,還是建流動的圖書館,讓學生無償地捐贈或者有償地購買這樣一些比較新的舊教材,這可能是更關鍵的。”該教授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物流自動化的設施包括條碼自動識別系統、自動導向車系統
中藥飲片業是我國中藥產業乃至醫藥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礦泉水行業步入穩步成長階段,形成以農夫山泉、娃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