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經信委獲悉,日前,泉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泉州市促進醫藥產業健康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到2020年生物醫藥產業產值達到66億元,醫藥流通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50億元。
培育10家銷售收入億元以上骨干企業
生物醫藥產業是當前最活躍、發展最快的產業之一,具有高技術、高投入、高風險、研發周期長的特點。數據顯示,去年泉州市該行業實現平穩較快增長態勢,全市規上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13.21億元,比增14.1%,累計銷售產值39.57億元,產銷率94.5%。市場開拓成效初顯,88個企業產品納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包括46個中藥產品和42個西藥產品。2015年有6家企業入圍福建省第九批藥品招標。
根據《方案》目標,自2017年起,生物醫藥產業力爭年均增長12%,到2020年,產值達到66億元,培育形成10家銷售收入達1億元以上的骨干企業;醫藥流通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50億元,年均增長12%。
建立"企業+市場+藥農+基地"種植經營模式
泉州市生物醫藥生產企業多為民營企業,經營形式靈活多樣,產品包括片劑、膠囊劑、顆粒劑和針劑等,其中以普藥為主,共有400多個品種;擁有藥品專利3個、中藥保護品5個,17家企業全部通過GMP認證。
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其中石獅華寶集團公司自主研發了甲殼素及其系列等原料藥產品,為泉州市生物醫藥產業增添了海洋生物醫藥新產品。2016年初太平洋藥業投資7000多萬元收購安溪柏桐堂的大輸液基礎項目,引進國內先進生產線,年產量可達八千萬至一億袋,達產后預計產值可達3億多元。
為了引導企業研發新產品,《方案》鼓勵企業、科研機構開展中藥及天然藥物、海洋醫藥、生物制品研發與產業化,對符合條件的列入年度科技計劃項目,給予資金資助。倡導建立"企業+市場+藥農+基地"現代化種植經營模式,推進藥用植物生產產業化經營。引進或創建中藥顆粒飲片、中藥調料、湯包、藥膳、藥飲等系列藥食同源產品。對療效可靠、市場前景廣闊的復方中成藥進行二次開發。同時推動生產二類醫療器械向生產三類醫療器械邁進,積極引進1家科技含量高生產靜脈留置針等的三類醫療器械臺資企業落戶泉州市。
在提升藥品質量方面,《方案》指出,要全面實施并嚴格執行新版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和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GSP),健全藥品安全追溯體系。
依托區域優勢優化產業布局
為加快生物醫藥產業集聚,發展產業集群,泉州市先后規劃建設了泉州(永春)生物醫藥產業園、石獅市海洋生物科技園、泉州開發區醫藥產業園等產業載體。其中,石獅市海洋科技園區規劃面積4000多畝,已列為第一批省級海洋產業示范園區,是泉州市海洋生物醫藥和保健品的主要研究、生產和銷售基地。
值得關注的是,永春縣被確定為全省生物醫藥發展試點縣,主要從事藥品生產、藥用植物種植和組培生產。在永春縣輕工基地,福建永燠制藥有限公司于2016年投產,占地面積約100畝,一期項目投資6.7億元,主要生產線包括1條土豆前處理生產線、1條麩皮前處理生產線及2條靈芝菌合劑生產線。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建成后形成年產2萬噸靈芝菌合劑,可實現銷售收入20多億元。
在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上,《方案》提出,把永春縣、泉州開發區打造成為醫藥產業相對集中區。永春重點發展中藥種植與養殖、天然活性成分利用、藥物制劑等;泉州開發區發揮藥企集中和區位優勢,重點發展傳統中藥制劑、化學藥制劑、生物制品等,培育精準醫學與健康服務、醫療器材等產業;泉州臺商投資區發揮對臺優勢,加強與臺灣地區生物醫藥科技產業合作,積極引進臺灣乃至全球企業來泉發展。同時鼓勵泉港區、石獅市、晉江市、惠安縣等地發揮沿海資源優勢,重點發展海洋醫藥、生物制品等。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森林旅游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
金融系列研究報告對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保險經紀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