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食品檢驗檢測行業整體保持了較高的增速。但其中國有檢測機構占據半壁江山,市場化程度低,承擔風險的能力還不足。預計未來第三方檢測市場增速可觀。
2006—2014年,從我國檢驗檢測行業的市場規模增速來看,行業整體保持了較高的增速。考慮到基數的增長、我國經濟增速放緩以及全球制造業向東南亞國家轉移,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幾年,我國檢驗檢測市場規模增速將會逐年放緩,預計到2022年,我國檢驗檢測行業的市場規模將超過5000億元。我國第三方檢測行業已經進入發展快車道,企業面臨著“精確把握檢測細分市場需求”、“洞悉檢測機構發展趨勢”、“國有檢測機構市場化轉型”等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
我國第三方檢測行業發展加快
第三方檢測行業是指第三方檢測機構接受客戶委托,綜合運用科學方法及專業技術對某種產品的質量、安全、性能、環保等方面進行評定,并出具評定報告。其產業鏈上游主要為檢測設備、檢測試劑等行業;產業鏈下游主要為終端的工業品和消費品生產制造商,檢測報告的使用者是政府、消費者或生產制造商的下游廠商。
目前,我國第三方檢測行業發展狀況較好,市場規模不斷增長,從2009年的230.6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761.6億元,近年來均保持10%以上的增長速度。2016年,行業增速加快,較上年同比增長21.68%。
我國第三方檢測行業還存在市場化程度低、受體制影響較大等問題。截至目前,雖然第三方檢測市場化程度在逐步提高,但總體來看,市場化程度較低,國有第三方檢測機構占據了一半的市場份額,存在一定的不公平競爭現象。外資第三方檢測機構占據國內市場份額的30%左右。和國內檢測機構相比,在技術和全球信譽上均具有較強的優勢。可以預見,隨著國內強檢的逐步放開,外資機構有望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
在國內,強制檢驗市場規模約占檢驗檢測行業總市場規模的50%,2015年的市場規模在1287億元左右,規模巨大。而長期以來,受體制的制約,強制檢驗檢疫屬于政府壟斷領域。2013年8月,出口法檢的取消預示著我國檢驗檢疫進入改革期,從政策走向來看,體制內檢驗檢測機構的市場化改革、政府購買質檢服務等改革方向將會極大推動第三方檢測行業的再次發展。
在民事性檢驗檢測業務領域,第三方檢測行業機遇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首先,生產商在商品生產極大豐富、同類商品眾多的情況下,為提高自身產品的競爭力,會公布其產品的性能指標以證明其品質優良,提高市場競爭力。
基于此,公信力更強的第三方檢測機構會成為其首選。其次,貿易商及零售商為吸引客戶或消費者,滿足客戶或消費者對質量、健康、安全、環保等方面的要求,會要求供應商提供其產品的性能指標。再次,各國政府基于產業結構升級、改善環境、保護消費者權益等方面因素,會對某類產品出臺涉及質量、安全、環保等的國家或行業標準,要求供應商產品必須達到該標準方可銷售。最后,消費者選購商品時,會通過比較各商品性能,以及出具該檢測結果的檢測機構的市場公信力而做出選擇。
國有檢測機構占據55%市場份額
國有質量檢驗檢測機構,如威凱、中國家電研究院、賽寶、商檢系統下的檢測機構、質檢系統下的檢測機構、各區域國家級測試中心、各省級計量院(所)、各地(市)級檢測所、各縣級檢測所等等是我國質量檢驗檢測市場的領導者,這類機構具有較長的歷史背景或者政府的背景,通過前期的發展已經掌握了大量的客戶資源。在我國第三方質量檢驗檢測市場上,國有檢測機構利用傳統壟斷地位占據優勢,業務規模最大,占有55%左右的市場份額。
隨著我國質量檢測市場的開放,國有檢測機構的市場化是必然趨勢。在市場化過程中,國有檢測機構需要整合檢測資源,確定發展戰略,探索獨立的企業文化管理模式。未來幾年,國有第三方檢測機構將向著專業化、集團化、市場化、國際化方向發展。
隨著中國加入WTO,我國質量檢測市場逐步放開,大量的民營資本進入質量檢測市場,誕生眾多民營計量檢測機構,如華中航、新廣行、力搏、高品、高鐵、龍邦等。民營質量檢驗檢測機構在發展初期往往以代理方式合作,以解決其技術能力上的不足。而隨著行業的發展,目前其主要通過參加行業展會或博覽會、舉辦研討會、網絡推廣等方法開發市場。但民營質量檢驗檢測機構起步晚、資本實力小,市場額不到15%。
民營檢測機構主要分布在我國沿海地區。民營檢測機構相對外資檢測機構具有本地化優勢,決策高效,在全國營銷網絡擴張更為快捷,為客戶提供本地化服務。民營和外資檢測機構主要服務于出口檢測市場。
公信力、政策、技術等風險不容忽視
公信力風險。作為一個服務性行業,品牌公信力是檢測機構最為重要的資產之一,機構的品牌公信力在不同行業的認可度存在差異,而形成這些差異的原因:機構的發家本源;長期專注,經驗技術積累與傳承;垂直行業內客戶資源的不斷累積。而品牌公信力的差異化,才使得這些機構在一個同質化的市場中構成了差異化的競爭優勢。
檢測政策風險。最近幾年,頻繁曝光的各類產品質量問題,使得國家質檢局的公信力急速下降。而政府機構也已經察覺到了雙重身份——“市場監管者”與“市場參與者”的沖突,矛盾日益凸顯。機構組織效率低下,不能對市場的需求以及新產品的檢測能力做出快速反應。開放原來壟斷的領域,推進國有機構向獨立機構轉變已成趨勢,同時推動民營資本進入檢測領域。
檢測市場競爭風險。市場的逐步開放,吸引了外資檢測巨頭進入中國,憑借領先的技術與先進的管理經驗,應經在我國檢測市場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民營機構憑借對本地市場的深入理解與價格優勢迅速崛起,將業務鎖定在更加細分領域的服務之上,并且做得風生水起。政府也漸漸放開了對國有檢測機構的約束。整個市場的競爭已經十分激烈。
檢測技術風險。隨著對外貿易和國際間人員往來的規模逐年快速增長,疫病疫情、危害物質、核生化恐怖因子傳入風險加大,大量優質生物物種資源流失、外來災害性生物入侵壓力增強,進口能源、資源和大宗戰略性物資質量欺詐和違法違規行為增多為出入境檢驗檢疫安全的技術創新帶來嚴峻考驗。
未來幾年,隨著我國檢測市場化程度加大,在外資以及民營檢測機構的推動下,第三方檢測市場規模將快速增長,占檢測市場的比重也將有所提升。前瞻分析預測,隨著我國檢測市場對第三方檢測機構的放開以及檢驗檢測行業自身需求的增長,未來我國第三方檢測市場規模有望保25%左右的市場增速,預計到2022年的市場規模將達到2657億元,在檢驗檢測市場的占比將接近50%。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森林旅游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
金融系列研究報告對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保險經紀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