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屆成都國際家具工業展覽會開幕
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流動的不只有商品,還有資金、技術、人才等一系列要素。在這場規模宏大的“流動”中,成都會展業的表現尤為搶眼。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宏圖徐徐展開、逐漸清晰,作為西部對外開放合作的重要載體,成都會展業將迎來哪些新機遇?如何把握這一重大歷史機遇,實現產業融合、提質增效?
6月7日,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內人潮涌動,第十八屆成都國際家具工業展覽會在這里拉開大幕。本屆家具展首次在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和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同期舉辦,展出面積達2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68.75%,成為中西部規模最大的展會,同時也標志著成都展覽業邁入“一城兩館”時代。本屆成都家具展家居全產業鏈展覽應有盡有,不僅展有成品家具、定制家具以及軟裝家紡,更展有3D云設計軟件和家具生產機械,呈現出智能化、國際化兩大亮點。“一城兩館”是成都會展加速國際化進程的一個縮影,更是為“一帶一路”交流合作提供了良好平臺。
創新升級:對接溝通助力“五路通”
“我到訪過很多成都的工作室和公司,那些團隊非常有創造性,他們的創意和創造力與世界各地頗具創造力的城市相比毫不遜色。” 被譽為“創意產業之父”的英國經濟學家約翰·霍金斯在2017創交會上表示,成都這座中國城市“非常有創造性”。在他看來,會展讓更多的“外來智慧”融入成都的城市建設,而創新也讓這座名城更有活力,這也是會展作為平臺的另一層重要意義。
據悉,為打造中歐創新合作綜合服務平臺,創交會期間還推出即將落戶成都的“一帶一路”交往中心。其中,丹麥霍森斯、澳大利亞黃金海岸等首批城市已簽約入駐,10余家歐洲政府機構、英國劍橋大學創新中心等6家研究機構也確定入駐。越來越多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企業,把成都當作融入“一帶一路”的首選地。
“一帶一路”建設離不開“五通”,即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成都會展業創新升級,從推進各方政策溝通、貿易暢通等,到設施、資金、民心等各方面的對接溝通,助力各方合作共贏。西部金融中心論壇、天府金融論壇—成都創新創業金融論壇暨第四屆產業與金融專題論壇、第七屆中國博物館及相關產品與技術博覽會等從資金、貿易等各個方面實現創新升級,進行對接溝通,助力成都會展業“五路通”。
主題突出:搶抓“一帶一路”新機遇
踏著“一帶一路”建設的足跡,眾多知名會展企業與國際展會落戶成都。英富曼會展集團攜手中國美容博覽會并購成都美博會,成為西部會展界首家吸引境外資本的展覽項目。意大利國際旅游展、環保及新能源展、德國iF獎去年首次在成都展演后,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世航會等眾多國際性會議論壇均選擇在成都舉辦。
同樣是在成都舉辦的第十六屆西博會,緊緊圍繞“一帶一路”主題,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展會期間舉行了中國西部國際合作論壇等重大活動,均聚焦“一帶一路”。此外,西博會展館專設3個“一帶一路”館和1個“一帶一路”暨國際合作館,還舉辦了10余項“一帶一路”專題活動。據成都市統計局專題調查報告顯示,第十六屆西博會拉動成都服務業增收超過11億元。
“西博會突出‘一帶一路’主題,為成都會展業帶來了歷史性發展和合作機遇。”成都市博覽局主要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記者還了解到,第十六屆西博會共有76個國家及地區的9027家企業參展,境外參展企業達2347家,德國等16個國家還設立了國家館;簽約投資合作項目共計1008個,總投資額達7876.85億元。
實踐生動:成都力建開放大平臺
據透露,為充分發揮西博會“一帶一路”對外交流平臺作用,今年9月,2017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進出口商品展將在成都舉行,重點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專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館、地方特色展區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優勢產業、特色產品將是展出的重點。展會期間還將舉行“一帶一路”跨境貿易發展大會、中歐班列(成都)國際合作論壇等專項活動。
談及西博會的作用,成都市博覽局主要負責人說,“近年來,西部地區企業的投資需求逐漸呈多元化趨勢,借助西博會的平臺,投資方和項目引進地區充分交換信息,合作不斷加速。”記者了解到,除西博會,自2014年以來,包括科博會、農博會等在內的重大展會活動均設置“一帶一路”相關的主題或活動,成都力求為“一帶一路”建設搭建開放平臺。
另據成都市博覽局透露,成都9月將舉辦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進出口商品展,計劃將該展打造成與西博會相呼應的四川及西部承接“一帶一路”建設和擴大對外開放合作展會新平臺,服務全市開放發展。讓人欣喜的是,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今年6月已經投入使用,從硬件環境支撐上助力成都會展經濟發展,全市會展步入“一城兩館”時代。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森林旅游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
金融系列研究報告對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保險經紀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