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留下12萬銀行拒取 為何銀行拒絕男子取出其父遺留拆遷補償
陳先生的父親74歲,家住環城路后茂村口肉聯廠生活區宿舍,房改后已屬私有產權,歸陳先生父親所有,房屋為3層,建筑面積為66.94㎡(不含擴建)。
去年5月左右,泉州市城東至北峰快速通道及兩側片區棚戶區(石結構房)改造項目啟動。這棟房子被納入征遷范圍,按政府要求搬遷,除了享有分配相應安置房、搬遷費、臨時安置費外,還有一筆12萬余元的專項補償金。
在拆遷事項的整個辦理過程中,陳先生的父親已身患重病,行動不便,今年1月12日,書面全權委托長子陳先生,與征遷辦(居委會)處理所有相關手續,配合拆遷工作。3月17日,陳先生父親醫治無效,病逝。
“我父親過世后一周左右,收到銀行電話通知。”陳先生說,銀行工作人員告訴他,項目征遷工作指揮部已為他父親開立一個賬戶,要父親本人帶身份證到柜臺辦理激活手續。得知他父親已過世,銀行稱開戶人已故沒法激活賬戶,需到公證處辦理遺產公證。
3月底,補償款開始分批到賬,合計122271元。隨后一段時間,陳先生多次到該銀行東海支行協調,均被要求辦理遺產公證。無奈之下,陳先生只好向銀行要了補償金額、銀行帳號以及其它材料到泉州市刺桐公證處辦理遺產公證。
對此,公證處工作人員表示,遺產是公民生前遺留財產,這筆錢是當事人過世后入的款,沒有其他材料證明是生前遺留,所以不屬于辦理遺產公證范圍。
“我已經折騰了兩個多月,遲遲沒辦理下來。”陳老先生的大兒子很無奈,昨日撥打海都熱線通95060尋求幫助。
銀行與征遷部門溝通
將補償款退回指定賬號
昨日,海都記者從征遷部后茂組王姓負責人處得知,征遷工作啟動后,也得到陳老先生的支持。按照房屋征收、補償安置等規定,陳老先生除了享有分配相應安置房,重病補助、搬遷費、臨時安置費等費用外,還包括上述專項補償金。
而其長子陳先生曾提出拆遷款回退的解決方案,該負責人對此表示:“沒問題。”并說,陳先生在征遷工作遇到的問題,比較特殊,他們可特事特辦。但關鍵問題是銀行不肯。
昨日中午,該銀行泉州分行零售銀行部林姓負責人介紹,他們也是經海都記者反映后才得知,對陳先生在該行東海支行的遭遇表示歉意,并說,對下屬支行不周到的服務行為將作出通報批評。同時,林經理說,將向上級行、人行等反饋,最晚今天上午給出一個最便捷的解決方案。其中,包括陳先生提出的方案,他們也將與征遷辦聯系溝通。而征遷辦后茂組王姓負責人也表示愿意配合。
泉州市刺桐公證處小高介紹,如果征遷部或家屬能夠證明這筆補償款是陳老先生生前就已經確立的,只不過是過世后才到賬,可以攜帶相關證明材料過去辦理。不過,陳先生為了避免后續不必要麻煩,暫不做考慮。
昨晚,銀行方面已與征遷部取得聯系,表示將這筆補償金退到征遷部賬號,由征遷部與家屬一起協商處理。
當晚8點,海都記者從陳先生處得知,該行分行、支行先后均有工作人員致電給他了,表示已與征遷部取得聯系,征遷部出具相關證明材料,將這筆補償金退到征遷部賬號,再由征遷部與家屬一起協商處理。陳先生說,反映多次,處理兩個多月,遲遲未辦理成功,對海都報參與報道,促成事情得到快速解決,表示感謝。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中研普華通過對能源期貨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能源期貨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短租公寓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
醫療是一個傳統行業,但在“互聯網+”的熱力下“傳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