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6.3億!
截至6月29日,京滬高鐵6年運送旅客總人數突破6.3億人次,相當于所有美國人都坐了兩趟京滬高鐵。6年來,京滬高鐵累計開行58萬余趟列車,累計行程超過76955萬公里,相當于繞赤道跑了近兩萬圈。
作為國家戰略性重大交通工程和重大創新工程、“八縱八橫”快速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京滬高鐵運營6年來,改變的不僅僅是京滬兩地。
分別地處環渤海和長三角經濟圈中心,北京與上海兩地間的交通效率對推動全國社會經濟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有著百年歷史的京滬鐵路是東北、華北通往華東的必經之路,一直是中國最繁忙的鐵路干線之一。進入21世紀,隨著東部沿海經濟迅猛發展,京滬鐵路客貨運量猛增。
2011年6月30日,歷經3年建設的京滬高鐵正式開通運營,拉近了京滬間的時空距離,上海到北京最快運行時間由原來9小時54分一下子縮短到5小時內,1300多公里一日內可輕松來回。“坐上高鐵,你能真切地感受到‘中國速度’。”韓聯社如是說。
2013年2月28日,在通車運營1年8個月之際,京滬高鐵運送旅客突破1億人次;2014年4月14日突破兩億人次,通車運營4年累計運送旅客3.3億人次,5年4.67億人次,單日最高運送量為2017年5月1日的66.6萬人次。京滬高鐵龐大的“輸血”能力有效緩解了京滬鐵路通道運力緊張的矛盾。
以速度取勝的京滬高鐵改變了中國東部的交通版圖,形成了以北京、上海為中心的“0.5至4小時”高鐵都市圈。人們從上海出發,1小時內可到蘇州、無錫、常州,兩小時內可到鎮江、南京,3小時內可到蚌埠、徐州……
穿梭于京滬間的高鐵顛覆了人們的時間和距離觀念,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高鐵同城效應”優勢凸顯,“雙城生活”“候鳥群體”逐漸成為老百姓生活中的一道風景線?!皬睦ド侥献哞F到上海虹橋最快只需16分鐘,再換乘地鐵去靜安寺,到公司不到1小時,這幾乎與居住在上海嘉定區、閔行區的同事上班時間差不多。準時、準點、不堵車,猶如‘城市間的軌道交通車’?!奔易±ド降膹埾壬刻齑颉案叩摹鄙舷掳嘁呀泝赡?,他說自己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
“中國的高鐵工程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交通基礎設施計劃,正改變著中國版圖?!庇《鹊拈T戶網站拉迪夫網說。一條鐵路往往就會繁榮一片區域或者一群城市,京滬高鐵運營以來沿線城市的巨大發展變化佐證了拉迪夫網的觀點。
貫穿京、津、冀、魯、皖、蘇、滬“三市四省”,連接“環渤海”和“長三角”兩大經濟區,沿線人口占全國人口的26.7%,百萬人口以上的城市有14個。京滬高鐵途經的地理區域特點賦予了其特殊的使命和期盼。沿線許多城市以高鐵為依托,建設了“高鐵經濟帶”“高鐵新城”“高鐵新區”,重構了各自的“經濟版圖”,激發了城市發展的潛力,也帶動了沿線經濟協調發展。
無錫東站是京滬高鐵在無錫的唯一??空?。無錫市依托高鐵車站規劃了總面積125平方公里的全國首個高鐵概念新城區——錫東新城,引得眾多“產業大腕”競相入駐,成為提升綜合競爭力的新高地、城市拓展的新空間和產業發展的新增長極,也帶來了大量旅游資源。自開通以來,無錫東站日均發送旅客從剛開始的2000人次增長到現在的1萬余人次,累計發送旅客已突破1300萬人次,相當于無錫常住人口的兩倍。
沿京滬高鐵這條經濟“大動脈”,南京、常州、蚌埠、棗莊、泰安、滄州、德州等城市也紛紛“搭”上經濟發展的高鐵快車,因地制宜地規劃,實施沿“京滬高鐵經濟帶”一體化建設,城市功能更趨合理完善,城市經濟發展迸發新的活力。
與此同時,蘇州、無錫、常州、鎮江等城市紛紛以各自特點打出全新的產業承接牌,協同區域中心城市發展,在承接產業轉移中尋找到自己全新的定位。一個以“上海知識型服務業體系”“蘇州無錫等區域特色新型制造業產業體系”為核心的區域聯動發展新模式已經形成。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在一個供大于求的需求經濟時代,企業成功的關鍵就在于,
中研普華通過對智能家居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智能家居
餐飲配送服務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餐飲配送服務行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