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或成首個無現金國家:能否超越瑞典?
全新金融系統的根基
早在2009年前,半數印度人幾乎沒有任何形式的身份證明,甚至連出生證都沒有。在沒有身份證明的情況下,印度人不能享受諸如存款、保險或考駕照這些政府、金融機構服務。同時,許多想投身商海的印度人也因為這一問題而遲遲無法拿到經商許可。為了改變這一情況,印度在2009年推出了“Aadhaar”系統。簡單來說,“Aadhaar”系統是印度政府在IT部門支持下,啟動的唯一身份識別(UIDAI)項目?!癆adhaar”通常被認作為一種生物指征數據庫,擁有十二位編碼,能通過指紋和視網膜掃描來確認身份,并將包括姓名、住址、照片、手機號碼、虹膜掃描結果以及10個手指的指紋納入政府中央數據庫。
截止2016年,“Aadhaar”已經成為了迄今為止規模最龐大、效果好的國家級IT項目。目前,約11億印度人口(95%的印度總人口)借由這一項目的推出擁有了數字身份信息。但是,“Aadhaar”系統的推出或許還僅僅是變革的開始而已。
將“Aadhaar”系統提升到新高度
2016年,印度推出了一個名為“India Stack”的數字化系統,該聯網系統能夠安全地儲存、共享包括家庭住址、銀行對賬單、就業記錄和稅務報表等個人信息。印度政府希望通過“IndiaStack”計劃實現數字化交易的標準化,促進簽名和公文向數字化的轉型,便于人們達成金融交易、訪問政府服務。而且,“India Stack”系統允許公民通過指紋或視網膜掃描認證“Aadhaar”信息,并在通過驗證后訪問“India Stack”存儲的信息。具體來說就是,在這一系統推出后印度人可以在任何地方開立銀行賬戶、股票帳戶、購買共有基金或分享自己的醫療記錄。
換句話說,“India Stack”系統甚至可能成為印度未來社會的基本框架。
無現金社會成為可能
現在讓我先回到印度去年全年的最重要事件,即莫迪宣布廢除大額現金的法令。在外界看來,莫迪的這一舉動被視為一個孤立事件。然而,他的這一法令卻實實在在迫使所有人使用新的數字支付系統開始生活。
有數據顯示,自從“Aadhaar”數據庫建立之日起,印度總共開立了約2.7億個新銀行賬戶。而萬事達卡(MasterCard)于2015年發布的報告則指出,印度是最難過渡到無現金支付社會的國家之一。但事實恐怕并非如此,因為就在萬事達公布這一報告的12個月后,“IndiaStack”系統就正式推出了。所以說,如果連印度這樣一個幾年前只有2%非現金交易的國家都能在短期內走向無現金社會的話,其他國家自然也可以大膽效仿。
在另一方面,印度社會的這一轉變也從某種角度為嗅覺靈敏的投資人帶來了投資機會。
全新投資機會
多年來,印度銀行系統的大量不良貸款一直都是國家經濟發展中的最大障礙。自2009年以來,銀行系統中不良貸款的規模甚至已經上漲了四倍。從這個角度來看,莫迪的現金禁令很好的調整了印度銀行業務健康率。因為自從新政發布以來,有超過800億美元的資金都再度流回進了印度銀行系統。
與此同時,自2017年初以來,代表印度12個大型銀行的“Nifty指數”迎來了超過30%的漲幅,印度電信和技術行業也在這一改革中迎來了飛躍增長的罕見機會。
能否超越瑞典
事實上,多年來經濟學家一直在探討“無現金社會”的可能性,即一切的交易都通過數字交換來進行。雖然目前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實現了這個目標,但歐洲首個發行紙幣的國家瑞典如今卻已經非常接近實現“無現金社會”的概念。
有數據顯示,瑞典的年現金交易額已經從六年前的1060億瑞典克朗下滑到目前的800億,且其中只有大約40%至60%的現金處于循環流動使用狀態。作為瑞典第二大城市,在斯德哥爾摩的街道上我們幾乎找不到一家不接受銀行卡付款的商店,而大多數當地人根本不使用紙幣或硬幣付款。另外,許多瑞典居民都開始使用各種App進行支付,包括瑞典和丹麥之間的銀行合作,可以通過智能手機簡單、快速的轉賬、支付或匯款。在另一方面,超過一半的瑞典大銀行(其中包括北歐斯安銀行、瑞典銀行、北歐聯合銀行等)分行并不儲備現金,也不接受現金存款。這些銀行表示,此舉消除了不法分子搶劫銀行的動機,因而給它們節省了大量的安保費用。當然,現金在瑞典還沒有被完全廢棄。瑞典央行的預計是,現金將會快速衰退,但在未來20年內仍將流通。
該央行不久前還發行了新版紙幣和硬幣,從這方面來看瑞典的動作似乎和印度非常類似。據瑞典中央銀行的統計,瑞典十大銀行在全國共有1400個營業網點。截至2016年,其中852個網點已全面取消現金業務服務,幾乎可以說是全球最接近進入“無現金社會”的國家。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2017-2022年版浴鹽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為中研普華公1
《2017-2022年版益生菌酸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為中研1
2015年,滬深股市跌宕起伏,大起大落,IPO暫停數月都對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