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PC市場連續11季度滑坡 創2007年以來最低
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的數據顯示,全球PC市場已連續11個季度出現滑坡。Gartner和IDC均表示,2017年第二季度,全球PC出貨量出現下降。
Gartner估計,第二季度全球PC出貨量同比下降4.3%,至6110萬臺,創下自2007年以來的最低紀錄。
第二季度,前六大PC廠商分別為惠普、聯想、戴爾、蘋果、華碩和宏碁。Gartner的數據顯示,在這六大廠商中,只有惠普和戴爾的PC出貨量出現增長。實際上,這兩家公司已經實現了連續第5個季度出貨量的同比增長。華碩和宏碁的出貨量同比降幅達到兩位數。其他PC廠商的出貨量同比下降7.4%。
Gartner 2017年第二季度PC廠商出貨量排行榜
Gartner指出,Chromebook筆記本的出貨量增長速度要遠快于PC市場整體。不過,Gartner沒有在PC市場數據中記入Chromebook的出貨量,因為Chrome OS非常依賴互聯網連接,離線使用時的功能還不足。
IDC則估計,第二季度全球PC出貨量同比下降3.3%,至6050萬臺。前五大PC廠商分別為惠普、聯想、戴爾、蘋果和華碩。
IDC的數據也顯示,惠普和戴爾的PC出貨量出現增長,不過蘋果的出貨量同樣增長。然而IDC報告稱,其他PC廠商的出貨量同比下降了12.2%。
IDC 2017年第二季度PC出貨量排行榜
過去幾個季度,限制PC出貨量的一大因素是某些關鍵元件,例如固態硬盤的缺貨。第二季度,這樣的問題已得到緩解,不過在一些情況下,元件缺貨仍然影響了PC出貨量的變化。此外如預期中一樣,由于元件短缺導致的物料成本上升正在影響價格體系。
Gartner和IDC分析師列舉了第二季度導致PC出貨量下降的多方面因素,而每個季度都會出現的因素是,市場對PC的需求已經不像以往一樣強烈。
Gartner首席分析師北川美佳子表示:“由于DRAM、固態硬盤和液晶面板等元件的缺貨,PC價格變得更高,這對2017年第二季度的市場需求造成了明顯的負面影響。不同廠商對待元件成本上升的方式有所不同。某些廠商決定自行消化元件價格上漲,不上調產品價格。而另一些廠商則將這些成本上漲傳導至終端用戶。不過在企業市場,PC廠商無法過快地上調價格,尤其考慮到一些大企業已經利用合同鎖定了價格,這樣的合同通常持續一個季度或一年。在消費市場,價格上漲帶來了更明顯的影響,因為購買習慣對于漲價更為敏感。許多消費者計劃等到價格回落再行購買。”
IDC研究經理杰伊·周(Jay Zhou)表示:“全球PC市場表現出了地區性的不平衡,不過市場整體仍繼續趨于穩定。盡管近期出現了元件短缺問題,進而影響了價格體系,但我們預計,企業市場更新換代的勢頭將最終推動市場的增長。消費需求仍將繼續面臨壓力,不過隨著PC游戲等領域的發展,以及基于Windows的系統逐漸獲得吸引力,消費市場也將趨于平穩。”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植物提取物一直以來在我國醫藥外貿中劃歸中藥類產品,而
目前,在歐美國家以及日本與韓國,真空絕熱板這類高效絕
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統開發涉及材料、化學、機械、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