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局公布了上半年經濟數據,到底經濟現狀怎樣,未來趨勢如何,我們的分析如下:
?? 統計局公布了上半年經濟數據,到底經濟現狀怎樣,未來趨勢如何,我們的分析如下:
工業投資穩定經濟。2季度GDP增速穩定在6.9%的一年高位。從需求看,投資貢獻上升,出口基本持平,而消費貢獻回落。從產業看,第一產業貢獻率持平,第二產業微升,第三產業微降。綜合來看,2季度經濟的穩定主要歸功于投資和工業生產。
工業回升力度存疑。2季度工業增速的回升主要體現在6月份,單月工業增速跳升至7.6%。而從主要工業品產量增速看,并未全面回升,而是漲跌互現的走勢,例如6月發電增速5.2%僅比5月的5%小幅上升,這與3月份極其類似,意味著6月工業增速反彈力度或被高估,7月的工業增速也很可能與4月一樣大幅回落。
投資增速緩中趨降。雖然從支出法看2季度投資是經濟穩定主力,但從投資名義增速看,2季度8.3%的增速比1季度小幅回落,只是在6月份增速明顯回升。展望未來,上半年財政超支意味著下半年基建投資受限,而地產銷售緩慢下滑預示著地產投資增速趨降,投資仍將呈現緩中趨降走勢。
地產需求面臨考驗。今年以來經濟保持穩定,好于此前的悲觀預期,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地產產業鏈超預期,上半年地產銷售仍保持在16.1%的高增速,也使得地產投資和開工保持在10%左右增速。但按照“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思路,一二線城市全面啟動限購限貸,今年以來地產銷售大幅下滑,而目前的地產銷售改善主要來自于三四五線城市,但這些區域缺乏人口流入,加之貨幣收緊房貸利率上升,因而下半年的地產銷售和投資仍將面臨考驗。
可選提振消費。雖然從支出法看2季度消費貢獻下降,但2季度各口徑的零售增速均好于1季度,意味著消費在2季度實際有所改善。其中食品服裝等必需消費增速下降,而家電、家具、建材、汽車等耐用品增速多有回升。這意味著消費改善背后與也與地產銷售持續超預期有關,未來如果地產銷售下滑,消費增長的持續性也存疑。
基數效應來襲,下行風險未消。雖然2季度經濟短期穩定,6月份工業、投資消費增速數據全面反彈,但我們仍然認為下半年經濟存在下行壓力,主要有如下幾點原因:
庫存周期尾聲。在去年6月份時,PMI原材料庫存位于47的6年低點,而工業產成品增速位于-1.9%的歷史最低點,意味著庫存周期處于最底部,存在極大的庫存回補動力。而今年6月的PMI原材料庫存已升至48.6的高位,工業產成品增速已升至10%的高位,意味著企業庫存水平已升至高點,再回補空間有限,庫存周期位于尾聲。
通脹拐點已現。從2季度GDP平減指數看,已經從4.6%降至3.9%,標志著通脹拐點已經出現。去年上半年鋼鐵、煤炭等行業去產能進度低于預期,而在下半年開始加速推進,引發了鋼價和煤價的暴漲。而今年年初煤炭行業限產政策退出,年中地條鋼清查結束,鋼鐵煤炭去產能任務已經完成大半,意味著未來漲價空間有限。
基數效應來襲。去年3季度發電量增速、主要工業品產量增速、鐵路貨運量增速等工業相關數據普遍跳升,源于去年居民大幅加杠桿,使得地產汽車銷量增速大幅上升。而今年貨幣收緊,居民加杠桿受限,意味著高基數下3季度經濟依然面臨考驗。預測3季度GDP同比增速回落至6.6%。
貨幣政策難松。金融工作會議表示金融要服務于社會經濟發展,要推動經濟去杠桿,堅定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強金融監管協調,主動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上半年GDP增速已達6.9%,遠超6.5%的全年目標,這意味著下半年是釋放金融風險的重要窗口,短期內貨幣政策難再寬松,資產泡沫將受到抑制。
以下是具體內容:
一、工業投資穩定經濟
2季度GDP增速穩定在6.9%的一年高位。從需求看,投資貢獻上升,出口基本持平,而消費貢獻回落。從產業看,第一產業貢獻率持平,第二產業微升,第三產業微降。綜合來看,2季度經濟的穩定主要歸功于投資和工業生產。
消費貢獻回落,投資貢獻上升。從支出法看,2季度末,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63.4%,低于1季度末,也低于去年同期,但仍占比過半,意味著消費仍是中流砥柱;資本形成總額的貢獻率是32.7%,較1季度末大幅回升;貨物和服務凈出口的貢獻率為3.9%,較1季度末微降。
二產貢獻略升,三產貢獻微降。從生產法看,2季度末,第一、二、三產業對GDP累計同比的拉動分別為0.2%、2.5%和4.2%,相比1季度末,第一產業貢獻率持平,第二產業微升,第三產業微降。2季度,第二產業同比增速6.4%、較1季度持平,第三產業同比增速7.6%、較1季度微降。
從支出法和生產法下GDP增長的結構看,2季度工業、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有所回升。
二、工業回升力度存疑
2季度工業增速的回升主要體現在6月份,單月工業增速跳升至7.6%。而從主要工業品產量增速看,并未全面回升,而是漲跌互現的走勢,例如6月發電增速5.2%僅比5月的5%小幅上升,這與3月份極其類似,意味著6月工業增速反彈力度或被高估,7月的工業增速也很可能與4月一樣大幅回落。
工業增速回升。上半年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6.9%,較1季度的6.8%回升。而6月工業增加值當月同比增速則由5月的6.5%跳升至7.6%,創3個月新高,而季調環比增速則跳升至0.81%。6月工業增速回升與6月制造業PMI、發電量增速雙雙反彈相印證。雖然庫存周期步入尾聲,但經濟仍具備韌性。
6月各行業增加值增速漲多跌少。下游行業中,食品、醫藥、汽車增速大升,農副食品加工、紡織微降。中游加工組裝行業中,通用設備、專用設備、電氣機械、計算機通信電子增速均上升,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回落。中游原材料行業中,電力熱力、化學原料及制品、黑色金屬、有色金屬、橡膠塑料增速上升,非金屬礦物回落。上游采礦業增速回落轉負。
6月主要工業品日均產量增漲跌互現。6月發電量同比增速小幅回升至5.2%,,印證工業增加值增速回升。分行業看,上游煤炭產量、原油加工量增速回落,中游有所分化,粗鋼、有色金屬均大漲,而乙烯、水泥則小幅回落,下游汽車產量增速小幅走高。
預測工業增速回落??紤]到7月基數效應大幅上升,預測7月工業增速降至6.5%。
三、投資增速緩中趨降
雖然從支出法看2季度投資是經濟穩定主力,但從投資名義增速看,2季度8.3%的增速比1季度小幅回落,只是在6月份增速明顯回升。展望未來,上半年財政超支意味著下半年基建投資受限,而地產銷售緩慢下滑預示著地產投資增速趨降,投資仍將呈現緩中趨降走勢。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平穩。2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8.3%,較1季度的9.2%小幅回落,且制造業、基建、房地產三大類投資增速均較1季度回落。但6月單月投資增速從5月的7.9%反彈至8.6%,并創下3個月新高。其中制造業、基建反彈,房地產基本持平。民間投資走勢與整體投資基本一致,即2季度整體略降、但6月反彈。
中央降地方平。上半年中央項目投資同比增速-10.9%,較1季度-7.1%跌幅擴大,而上半年地方項目投資增速9.5%,較1季度的9.9%基本持平。
資金加速到位。2季度末固定資產投資到位資金同比增速1.4%,較5月底由負轉正,也遠高于1季度末的-2.9%。具體看,6月底,國家預算內資金、國內貸款、自籌資金增速均較5月底回升,僅利用外資降幅擴大。
制造業投資增速見底回升。2季度制造業投資增速5.3%,較1季度的5.8%繼續下滑。但6月制造業投資當月同比增速6.7%,較5月繼續回升,印證6月制造業PMI反彈。前期終端需求改善已傳導至中上游,加之盈利仍保持高增長,制造業企業信心仍強。
制造業分行業投資增速漲多跌少。分行業看,2季度,偏上游原材料的分金屬礦增速較1季度上升,但黑金冶煉、有色冶煉均回落,其中有色冶煉6月單月增速繼續回升;偏中游加工組裝的電氣機械、計算機通信電子、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增速上升,通用設備、專用設備增速回落,其中專用設備6月當月增速繼續回升;偏下游的汽車增速持續回升。此外,采礦業投資降幅收窄,電力熱力投資增速由負轉零。
基建投資仍處高位。2季度月基建投資同比增速16%,較1季度的18.7%小幅回落,但保持較高增長,而考慮到去年2季度基數較高(20.8%),今年2季度基建投資仍有16%的增速實屬不易。其背后仍是積極財政的支撐。具體看,6月基建投資當月同比增速從5月的13.1%反彈至17.3%,其中電力熱力燃氣水回落,交運倉儲郵政、水利環保市政均回升。
地產投資整體平穩。2季度房地產投資同比增速8.1%,較1季度的9.1%小幅回落。其中6月地產投資單月同比增速7.6%,較5月的7.4%基本持平。地產銷售一般領先地產投資2-3個季度,去年4季度地產銷量增速大跌,對當前地產投資的拖累正在顯現。
四、地產需求面臨考驗
今年以來經濟保持穩定,好于此前的悲觀預期,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地產產業鏈超預期,上半年地產銷售仍保持在16.1%的高增速,也使得地產投資和開工保持在10%左右增速。但按照“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思路,一二線城市全面啟動限購限貸,今年以來地產銷售大幅下滑,而目前的地產銷售改善主要來自于三四五線城市,但這些區域缺乏人口流入,加之貨幣收緊房貸利率上升,因而下半年的地產銷售和投資仍將面臨考驗。
地產銷量增速震蕩回落。2季度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速14.1%,較1季度19.5%明顯回落。但6月地產銷量當月同比增速反彈至21.4%,主要緣于去年同期基數較低,去年6月地產銷量增速從5月44.1%的高位大跌至24.2%。而另一方面,6月底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增速已降至-9.6%,全國商品房存銷比(待售面積/近三個月銷售面積均值)也降至4.2個月,創13年以來同期新低。
購地回升,新開工平穩。庫存去化順暢令房地產開發商拿地意愿回升。2季度全國土地購置面積同比增速10.7%,較1季度的5.7%繼續回升,其中6月增速從5月的-1.4%跳升至19.7%。新開工面積增速則保持平穩,2季度增速10%,略低于1季度的11.6%。其中6月單月增速上升至14%。
預測投資增速回落。預測7月投資增速回落至8.4%,7月地產投資增速回落至6.9%。
五、可選提振消費
雖然從支出法看2季度消費貢獻下降,但2季度各口徑的零售增速均好于1季度,意味著消費在2季度實際有所改善。其中食品服裝等必需消費增速下降,而家電、家具、建材、汽車等耐用品增速多有回升。這意味著消費改善背后與也與地產銷售持續超預期有關,未來如果地產銷售下滑,消費增長的持續性也存疑。
消費增速回升。6月社消零售名義同比增速11%,實際同比增速10%,限額以上零售增速10.2%,均較5月回升。其中社消零售名義增速創下16年以來新高,限額以上零售增速創下14年7月以來新高。而上半年各口徑零售增速均高于1季度,意味著2季度零售較1季度回升。
鄉村快于城鎮,餐飲快于零售。按經營所在地分,6月城鎮零售增速回升至10.7%,鄉村零售增速回升至12.9%,依然快于前者。按消費類型分,6月商品零售增速回升至10.9%,餐飲增速回升至11.9%,仍快于前者。
必需消費漲少跌多。其中,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同比增速回落至10.6%,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同比增速降至7.3%,日用品類同比增速回升至11.2%。
可選消費漲多跌少。其中占比最高的汽車類零售增速從5月的7%升至9.8%,家電音像類零售增速(13.3%)微降,但通訊器材(18.5%),以及地產相關家具(14.8%)、建材(15.2%)增速均較5月回升。
預測消費增速回落。預測7月零售增速略降至10.6%。
六、基數效應來襲,下行風險未消
雖然2季度經濟短期穩定,6月份工業、投資消費增速數據全面反彈,但我們仍然認為下半年經濟存在下行壓力,主要有如下幾點原因:
庫存周期尾聲。在去年6月份時,PMI原材料庫存位于47的6年低點,而工業產成品增速位于-1.9%的歷史最低點,意味著庫存周期處于最底部,存在極大的庫存回補動力。而今年6月的PMI原材料庫存已升至48.6的高位,工業產成品增速已升至10%的高位,意味著企業庫存水平已升至高點,再回補空間有限,庫存周期位于尾聲。
通脹拐點已現。從2季度GDP平減指數看,已經從4.6%降至3.9%,標志著通脹拐點已經出現。去年上半年鋼鐵、煤炭等行業去產能進度低于預期,而在下半年開始加速推進,引發了鋼價和煤價的暴漲。而今年年初煤炭行業限產政策退出,年中地條鋼清查結束,鋼鐵煤炭去產能任務已經完成大半,意味著未來漲價空間有限。
基數效應來襲。去年3季度發電量增速、主要工業品產量增速、鐵路貨運量增速等工業相關數據普遍跳升,源于去年居民大幅加杠桿,使得地產汽車銷量增速大幅上升。而今年貨幣收緊,居民加杠桿受限,意味著高基數下3季度經濟依然面臨考驗。預測3季度GDP同比增速回落至6.6%。
七、貨幣政策難松
金融工作會議表示金融要服務于社會經濟發展,要推動經濟去杠桿,堅定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強金融監管協調,主動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上半年GDP增速已達6.9%,遠超6.5%的全年目標,這意味著下半年是釋放金融風險的重要窗口,短期內貨幣政策難再寬松,資產泡沫將受到抑制。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在防風險去杠桿的政策背景下,中國經濟顯示了較強的韌性。 分析師表示,隨著中央持續規范地方政府舉債行為以及各地繼...
從中觀行業看,6月經濟不溫不火:終端需求好壞參半,地產銷量低迷,乘用車略反彈;工業生產前高后低,中上旬發電耗煤5...
今日晚間20:15,美國勞工部將公布5月ADP就業人數變動數據,俗稱小非農,前值為17.7,預測值為18。美國ADP數據是非農數...
國家能源局12日數據顯示,4月份全社會用電量484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0%,較3月下降了1.9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一產...
30個省份一季度經濟數據公布 22省GDP增速超全國均值近日,30個省份陸續公布第一季度經濟數據。其中,22個省份GDP增速...
國家統計局周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6.9%,創2015年三季度以來最高增速,比去年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