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故宮建福宮舉辦了一場對話交流活動。主角是來自中國國家部委及地方政府的12位新聞發言人與中東歐13個國家的新聞發言人,包括總統、總理、議會新聞發言人。
政知見印象中,官方在故宮舉辦高端活動非常少見。
“我們身處的故宮,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地方。這里,每一個精美的物件都承載著精彩的傳奇,每一縷流動的空氣都浸潤著靈動的故事。在這里舉行對話活動,我以為既有利于激發智慧火花,又有益于凝聚思想共識。”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蔣建國在致辭中特別點出了這一安排的用意。
參與這次對話會的中東歐國家新聞發言人,很多是第一次來中國。在緊張的對話會后,他們“趁機”簡單地沿著中軸線參觀了故宮,借此對中國有更多了解。
阿爾巴尼亞外交部發言人德爾維希在對話會結束后對媒體說,這次對話會對中東歐各國的發言人來說非常重要,不僅加強了發言人間的交流,而且給了與會者一個很好的機會去了解中國的發展情況及改革開放進程。
7月1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蔣建國出席對話會開幕式并致辭
中方挑選了優秀代表
參加對話會的中方新聞發言人是經過挑選的、優秀的新聞發言人。
這不是政知見的一家之言。
蔣建國在致辭中介紹稱,“經過這些年的努力,我們已經建立起國務院新聞辦、各部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三個層級新聞發言人制度,在任新聞發言人達200多位。今天在座的中方發言人就是他們當中的優秀代表。”
政知君拿到了中方發言人與會名單,有上海、北京的兩位市政府發言人,還有來自最高檢、國防部、發改委、教育部、食藥監總局、衛計委、證監會、銀監會、商務部、知識產權局等機構和部門的新聞發言人。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透露,她在6月中旬接到邀請,開始就相關議題進行準備。
外方參會的發言人也都來頭不小,有總理顧問、總統辦公室顧問,政知君梳理了部分名單
對話會圍繞新聞發布與國家治理、新媒體傳播與“一帶一路”、跨國溝通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三項議題展開討論。
這些議題的設置也都有針對性,比如新聞發布與國家治理,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郭衛民就對媒體談到,新聞發布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上海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威就被分布在“新聞發布與國家治理”這一議題下,他從城市角度講了上海市如何做好政府的新聞發布工作。
“我認為大家是有興趣聽的。”他告訴政知見(微信ID:bqzhengzhiju),外方發言人很感興趣,他們問了中國的政府發言人架構、團隊怎么培養等等。“雖然各國的新聞發言人制度不一樣,但是大家都想方設法在新媒體環境下盡可能把政府新聞發布的需求和民眾需求結合得更好。”
同行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幾乎一樣
中方和外方發言人如何對話?
“每場會議分別由四名中方發言人和四名外方發言人發言,每個人的發言時間控制在6分鐘,到第5分鐘的時候會搖鈴提醒時間,大家時間都控制得很好,沒有人超時。主持也是中方一個,外方一個。發言后,有大概一個小時的時間,大家互相提問。”徐威說。
“同行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幾乎一樣。”跟外方交流后,徐威這樣跟政知見(微信ID:bqzhengzhiju)描述他的感受,“挑戰是在新媒體環境下怎么做好政府的信息發布,怎么跟民眾溝通,互聯網上的假新聞應該怎么辦,怎么跟媒體之間保持良好的互動。”
這也是續梅和外國同行交流后的感覺,“我們原來是國內的同行交流比較多,和國外交流相對少一點。這次請他們過來交流,我就體會到,大家面臨的課題是一樣的。”
她參與的是“新媒體傳播與‘一帶一路’’”議題對話會,會后還有發言人在繼續探討。
“一說新媒體時代,各國的發言人反應都比較熱烈,這是大家共同面臨的新話題。”在她看來,新媒體提供了機遇,更有助于新聞發布工作做到快、準、廣。“原來可能還要等著開發布會,現在不用,新媒體發布信息很及時,從而能夠做到,網上喧囂的聲音中,最權威的信息是來自政府的。”
政府的聲音被問題蓋住,傳不出去怎么辦?
“氛圍很輕松,也很熱烈。建福宮里面的一個會議室,坐得挺緊湊,談論的都是共同關注的話題。”續梅這么描述對話會現場的氣氛。
對話會后的自由討論,外方發言人的問題很多。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告訴政知見(微信ID:bqzhengzhiju),拉脫維亞的發言人就和他探討自己的困惑:“現在的媒體很關注問題,喜歡把問題放大,而政府的聲音往往被問題的聲音給蓋住,傳播不出去,這種情況下我們該怎么辦?”
高峰認為,對話會讓政府新聞發言人更加明確未來的方向,“那就是,更多的主動發布,更有力發布正面信息引導輿論,多做釋疑解惑的工作,凝聚更多共識。”
羅馬尼亞外交部新聞發言人喬科尤也有問題拋給高峰:如果遇到關于“一帶一路”建設的假新聞,您怎么應對?
高峰說,他沒有回避問題,“在‘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無論是承建、援建或與當地企業合作開展項目,都有可能面臨假新聞問題。”
他還給出了自己的應對之策:“‘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我們始終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合作是真誠的,希望通過建設來造福所在國家的人民,這是我們的初心,也是我們面對假新聞的底氣。作為新聞發言人,我們可以通過新聞發布會、新媒體等形式及時發布真實信息,同時做好輿情監測分析,及時發現假新聞,積極應對并引導輿論。”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由于美國不愿向盟友出售最先進無人戰機,這些國家轉而從中國大批購買價格較低的同類產品。據《華爾街日報》網站17日發...
7月19日消息,今日早間,羅輯思維創始人羅振宇回應了羅輯思維將上市的傳聞。 羅振宇表示,對于上市還沒有時間表。“2...
7月15日深夜,西泠印社2017年春拍現場,備受矚目的“西周宣王五年青銅兮甲盤”最終以1.85億元人民幣落槌,加上傭金成2...
當下,正處于高校錄取季,各批次院校陸續完成錄取工作。 2017年,承擔為國家高考改革先行先試使命的上海、浙江率先步...
7月17日,故宮建福宮舉辦了一場對話交流活動。主角是來自中國國家部委及地方政府的12位新聞發言人與中東歐13個國家的2...
人社部近日印發《治欠保支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要求以解決工程建設領域欠薪問題為重點,用3年左右時間,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