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業“黃金十年”,以茅臺、五糧液為代表的一線名酒價格猛漲,區域名酒也處于量價齊漲狀態,這樣的態勢一直延續到2012年左右。
? 從黃金十年到驟然巨變,酒業市場變化多多。在反映市場真實狀況的指標上,價格無疑是最為重要的參考。實際上,酒業十年,價格變化猶如過山車,曾一度起伏不定,而如今,這部過山車已經駛入緩行期,盡管仍有波動,但瞬時高漲、轉眼暴降的現象,或都不會再出現。
黃金期:擋也擋不住的瘋漲
酒業“黃金十年”,以茅臺、五糧液為代表的一線名酒價格猛漲,區域名酒也處于量價齊漲狀態,這樣的態勢一直延續到2012年左右。
2008年之前,茅臺與五糧液終端零售價相差不大。2008年是茅臺的一個里程碑,2008年伊始茅臺率先調價,到當年年中,茅臺終端零售價已經超過五糧液近100元。
2009年,茅臺在年中、中秋和2010年連續發布三次“漲價令”,零售價從500元拉升到680元;2010年,茅臺繼續在5月、中秋和2011年春節前三次調價;到2011年年底,53度飛天茅臺終端零售價飆升到1680元;2012年左右,終端零售價格約為2000元。有統計顯示,近10年時間,茅臺的漲幅超過900%!
2009年的經銷商大會上,五糧液方面在持續講述要構建“廠商共建共贏機制”之外,加大了對系列酒的扶持力度。當年推出了淡雅五糧醇系列,同時針對五糧醇原有的經銷商系統進行了全面梳理,以華東市場和安徽百川為核心進行區域化精耕,華東市場也成為五糧醇銷量的重中之重。
2008年之后,五糧液的價格也一步步高漲,在2014年達到900多元。
這種猛漲態勢帶動了酒業量價齊升。數據顯示,白酒行業2012年產量1153萬千升,銷售收入近4500億元;與2003年相比,產量增長2.5倍,銷售收入增長7.4倍;2013年之前十年白酒產量和銷售收入分別保持了13%和23%的年平均增長率。
數據統計,2003年至2012年,白酒行業14家上市公司營業總收入為3960.69億元,呈逐年遞增之勢,2011年達到最高峰,為45.97%。2011年、2012年行業凈利潤增速分別為60.16%和54.51%。
以茅臺、五糧液為首的名酒漲價風,還帶動了區域名酒的一路高漲,開發高端、次高端名酒成為風潮,可以說,十年黃金期,漲價始終是主旋律。
調整期:過山車起伏不定
但這種以漲價為標志的增長在2012-2014年間遭遇危機,嚴控“三公消費”、限酒駕、消費趨勢變化等,種種變化讓酒業迅速進入調整期,經歷了過山車一般的低谷和波動。
2012年年底,茅臺零售價從最高時2000多元一路下跌到千元附近,價格幾近“腰斬”,五糧液的情況也差不多,在2014年下滑到609元。
2013年的茅臺經銷商大會上,茅臺宣布1-11月完成銷售業績347.6億元,有望完成全年400多億的銷售目標。同時茅臺再度宣布以999元的價格放開代理權,以此來保證銷量。
53度飛天茅臺的“量價平衡”問題引發系列反應,不過許多經銷商也表示,999元放開代理權的價格,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茅臺在當年穩住了價格下滑的勢頭,從5月開始終端出貨價始終穩定在950元左右。
到2014年11月,茅臺價格回落,逼近819元出廠價的邊緣,同時期五糧液也經歷了價格波動。
2013年到2014年初,五糧液普五的出廠價是729元,但是市場零售價則不斷波動,甚至出現倒掛現象。由于批零倒掛嚴重,2014年5月,五糧液將52度水晶瓶的出廠價由729元降至609元,這個價格一直維持到2015年8月。
2015年,行業出現弱復蘇。2015年8月,五糧液宣布公司核心產品52度五糧液的出廠價格從每瓶609元回調到659元。其后2016年五糧液又宣布漲價,自3月26日起,普五出廠價每瓶提高20元至679元,五糧液1618、低度系列等產品也將根據市場供需情況適時出臺調整措施。不過這個出廠價仍低于高峰期的出廠價(729元)。
茅臺、五糧液的調價措施帶動了其他名酒,2016年度,瀘州老窖高端產品系列國窖1573中國品味宣布一次性提價15%。
2017年度,五糧液再度調價,普五統一供貨價提高到809元,市場零售價從899元逐步提高到900元以上,重新恢復到較高位。
一線名酒波動劇烈,區域名酒也難免陷入其中——過去諸多價格虛高的產品陷入困境,取代的是面向民酒市場的大眾化品類。價格指向100元檔、50元檔甚至更低。而隨著酒業逐步回暖,區域名酒已經逐步穩定住中低端市場,開始向次高端等領域發起沖擊。
新時期:穩步緩行,貼近消費
幾番調價,名酒為回歸價值,區域名酒則為沖擊高端。不過如今消費趨勢轉變,市場環境轉變,支撐所有酒品巨幅漲價的基礎已然不復存在,而導致酒品暴跌暴降的環境也同樣發生改變。那么未來酒類市場的價格趨勢將會呈現怎樣的特點呢?
在業界看來,雖然名酒呈現漲價趨勢,但是幅度放緩,同樣,區域名酒爭相降價搶奪低端市場的狀況也會放緩。
截至目前,53度飛茅臺的市場價穩定在1300元/瓶以內,五糧液的市場價格穩定在900元/瓶左右。
其他名酒則多有漲價,不過幅度并不高。譬如水井坊典藏、井臺及臻釀八號出廠價分別上調15元/瓶、10元/瓶和10元/瓶;瀘州老窖從7月1日起提高30年38度、43度、60年全品項制單瀘州老窖價格10元/瓶。
洋河股份將海之藍、天之藍每瓶上調2元,夢之藍系列則上調為10元/瓶-30元/瓶;郎酒更是在一周內兩次調價,將旗下紅花郎等產品價格上調20元/瓶-100元/瓶。
可以看出,此番名酒紛紛漲價是為了迎接下半年的高峰期,提前卡位。不過與“黃金十年”翻番上漲的情況不同,此次漲價的幅度較小。
業內普遍認為:一線名酒漲價是基于其稀缺屬性。但是漲到多少,則取決于整體經濟發展水平、消費發展水平。就目前來看,尚無支撐其巨幅漲價的基礎,因此未來一線名酒會呈現穩步緩漲的局面。
此外,白酒市場日益集中,經過上一輪調整期,諸多品牌(或酒廠的子品牌)被淘汰出局。今后酒類市場的增長,既來源于消費升級,也來源于對內的擠壓式增長,在這種情況下,酒類品牌普遍不具備暴漲的基礎。
目前的漲價,一是來源于品牌價值的回歸,是對于上一輪暴跌的適度反彈;二是來自于酒企在產品包裝、人力成本等方面逐漸增加的自然反應。有業內觀點認為,并非所有的酒企都迎來上漲通道,區域酒企過去賴以發展的政策優勢已經不復存在,還面臨著一線酒企下探的壓力,因此對區域酒企來說,漲價的基礎并不特別深厚。
現今的市場或能說明,酒類價格過山車般的狀況一去不返,在部分名酒緩步增長的同時,區域名酒也更為分化,產品或指向中高端、次高端,或指向大眾產品。在品牌格局、市場受眾逐漸穩固的情況下,酒類產品的價格或與整體消費水平的增減保持一致,而不會出現大幅變動的情況。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炎炎夏日,本應是啤酒的天下,現在卻被白酒搶占了風頭。隨著飛天茅臺“有價無市”“一瓶難求”,五糧液市場銷售價高量...
近日打開朋友圈,到處看到的是全國名酒漲價的消息,每一次漲價背后透露的信息是,全國名酒現在都活得挺好,除了少部分...
1994年4月20日,中國通過一條6K的國際專線接入國際互聯網,中國互聯網由此誕生了。 2007年1月23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
近來消費升級成為當前帶動經濟增長熱點之一,而且也成為酒類行業大躍進的有力依據支撐。許多一二線品牌都制定了100、2...
2007年-2017年,中國酒業恰好從黃金十年的最鼎盛期,步入低谷期與調整期,酒業的企業機制、營銷模式、發展戰略均經歷2...
同樣是開店,有人賺錢,有人卻不賺錢,為啥呢?因為開店本身就是一個需要精打細算的事情,如果不會精打細算,什么都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