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報業績預告對比一季報發現,公司第二季度凈利潤同比下滑63%~77%,至33億元~53億元。
7月27日,石化龍頭中國石油(601857.SH)公告,預計2017年上半年公司凈利潤同比大幅增加至90~110億元人民幣,而其2016年上半年凈利潤約為5.28億元。兩相對比,今年上半年,中國石油預計凈利潤最大增幅將超過19倍。
中國石油中報驚艷背后與行業景氣度提升不無關系。今年上半年,布倫特原油平均價格同比回升27%,至51美元/桶。業內估計,公司上半年實現油價可能由去年同期33美元/桶,提升至接近48~49美元/桶,上游板塊可能大幅扭虧。
當天盤后,深圳前海乾元資始總經理李寶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中國石油這類周期性企業,油價是決定公司盈利的核心因素。“今年上半年,布倫特原油較去年同期上漲近三成,直接導致上游的油氣開采業務扭虧為盈;此外,石化產品價格上漲、煉油化工業務景氣較高,使中國石油上半年的業績大增。”
不過,今年二季度,由于新一輪減產協議未超預期和美國頁巖油產量持續增長,原油價格已有所回落。
若與一季報業績相比,公司二季度業績環比已出現下降。根據當天的業績預告對比一季報發現,公司第二季度凈利潤同比下滑63%~77%,至33億元~53億元。
對此,中金公司研究員關濱在27日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仍將中國石油A股維持“中性”評級。其理由是,考慮到今年以來,全球去庫存的停滯和過剩局面較預期的更早反應,不排除下半年油價仍存在下行風險。
上游板塊或大幅扭虧
中國石油在業績預告中表示,2017年上半年,世界經濟溫和復蘇,全球石油市場逐步趨向平衡,國際油價較去年同期明顯上升,預計歸屬于本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大幅增加。
此前,受益于國際油價逐步回升,中國石油2017年一季度業績已開始好轉,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7.01億元,同比扭虧增利194.86億元。
對此,上海一家基金公司行業研究員盤后表示,隨著油價同比回升,今年上半年,上游板塊景氣度處于弱復蘇狀況。包括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600028.SH)“兩桶油”在內,上游業務均減虧明顯。
按中國石油2017年計劃,公司集團計劃生產原油8.79億桶,同比下降4.53%。其中,今年一季度,公司已實現2.17億桶;計劃生產天然氣32762億立方英尺,與去年基本持平,一季度已實現8998億立方英尺。
“2016年,公司油氣單位操作成本已降至11.67美元/桶。今年一季度的成本同比又降低了2.9%。”前述研究員稱。“受原油價格同比上升及加強成本費用管控等因素綜合影響,上游板塊實現經營利潤19.16億元,同比扭虧增利221.84億元。”
同樣,中國石化7月20日披露的上半年生產經營業績提示性公告也表明,預計上半年歸母利潤290億元,同比增長50%。
另據了解,得益于政策支持,中國石油天然氣與管道業務增長迅速。今年一季度,公司天然氣與管道板塊實現經營利潤98.82億元,同比增加51.65億元。其中,銷售進口天然氣及LNG凈虧損人民幣59.84億元,同比減虧0.77億元。
“不過,今年下半年實施天然氣運輸費用定價機制之后,公司可能會面臨輕微負面影響。”前述研究員表示。“按中國石油計劃,到2020年公司國內天然氣產量提高至1200億立方米,相當于未來四年復合年均增長率在6.7%。”
下半年油價存下行風險
中國石油在中報業績預告中稱,2017年下半年,預計國際油價中低位震蕩運行,仍存在不確定性。
圍繞原油供求博弈的焦點主要集中在供給端,自去年12月10日歐佩克和以俄羅斯為首的非歐佩克產油國達成減產協議以來,各國減產執行率表現良好。其中,半年來OPEC減產執行率在100%上下浮動,并將減產協議延長至2018年一季度。
與此同時,未減產成員國產量增速加快,美國原油產量持續增長至階段高點,較大程度抵消了OPEC減產國的努力,使得國際原油價格持續承壓。
另據國聯證券統計,分析中國石油歷史盈利變動變化,其主要盈利核心取決于油氣價格。2007年至2016年期間,公司凈利和OPEC油價呈現高度正相關性。但2005年至2007年有所例外。其間,油價從50美元/桶穩步上漲到90美元/桶,但公司凈利變化不大。
此外,除了受管理費用、銷售等費用上升及成品油價格受到管制影響外,對中國石油盈利重要的影響點是從2006年4月開始,我國政府開始征收石油特別收益金,起征點為實現價格40美元/桶,60美元以上的邊際稅率為40%。
而影響中國石油盈利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則在于,公司歷年來管理和銷售費用保持快速上升,除了保持對油田勘探加大投入之外,加油站零售和渠道成本支出擴張也是主因,直到2013年三項費用開始收斂并得到控制,特別是管理費用在2014年下半年國際油價快速下跌后持續下降。
中國石油主要利潤來自于四大業務板塊,分別包括勘探開發、煉油化工、銷售和天然氣與管道業務。相對來說,除了天然氣與管道業務經營利潤保持穩健外,其余業務板塊盈利能力均受到了石油商品和經濟周期劇烈波動的影響。
“不過,這輪周期行業的盈利反轉,既有供給側改革的因素,也有全球經濟復蘇的因素,因此持續的時間可能比較長。”李寶預計。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商務部發言人高峰周四(7月28日)透露,上半年中國自美進口原油和液化天然氣達到14億美元,是去年全年的6倍。他還稱,...
廣發期貨董事長趙桂萍表示,隨著中國市場化和國際化進程的加快,期貨市場將成為推進對外開放的主陣地。上海國際能源交...
受此影響,原油變化率正向區間延伸,據測算,截至7月27日第四個工作日,參考原油品種均價為48.05美元/桶,變化率2.51...
根據東營市東營區勝園街道辦事處《關于對轄區內流通領域成品油質量抽檢的函》、山東省工商局《2017年全省流通領域農資...
7月20日15時,廣州石化煉油三部污水汽提四裝置酸性水罐V-1302A/B安全環保交出檢修。在本次裝置停工吹掃過程中,通過H...
吡唑醚菌酯是全球第二大殺菌劑,2015年的銷售額為8.50億美元。2015年,其在中國的化合物專利到期,從此中國市場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