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司法局表示,“以房養老”騙局不僅給老年人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精神傷害,也是對正常的公證執業秩序的破壞。該局將與公安、司法部門配合,依法認定案件性質,嚴懲犯罪分子,同時將整合法律服務力量支持當事人依法維護自身權益,協助當事人挽回損失。
7月25日,企鵝號“中青報深度”報道了北京數十名老年人遭遇“以房養老”的騙局,引發巨大社會反響。7月27日,司法部責成北京市司法局組成核查工作專班,盡快查清事實,特別是公證員盡職審核方面的問題。
北京市司法局今天表示,已和北京公證協會組成調查核實小組,對相關公證處和公證員調查開展。發現有違法違規行為的,將依據《公證法》及有關規定嚴肅處理,并賠償當事人損失;構成犯罪的,將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報道發出后,又有十數名老人聯系本報,訴說自己遭遇相同的圈套——打著“以房養老”的旗號,利用公證,偷偷過戶老年人房產。
此外,還有不少老年人被“低息貸款炒股”“高息理財”等誘惑,借入巨款,經歷了與“以房養老”相同的騙局。上海63歲老人蔣寧(化名)反映,自己聽信親戚能夠低息借款炒股,于2016年6月同樣被帶到北京市方正公證處,簽下了與前述報道中李君(化名)如出一轍的借款協議和委托書,并完成了強制債權文書公證和委托公證。2016年12月,老人位于朝陽區的兩套面積分別為71平方米和49平方米的房產,在他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人以280萬元和75萬元網簽并過戶。
截至目前,與本報取得聯系的受騙者近百人,相當一部分人失去了唯一的住房,但無一例外都因公證問題維權無門。
北京市司法局表示,“以房養老”騙局不僅給老年人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精神傷害,也是對正常的公證執業秩序的破壞。該局將與公安、司法部門配合,依法認定案件性質,嚴懲犯罪分子,同時將整合法律服務力量支持當事人依法維護自身權益,協助當事人挽回損失。
針對近期社會上“以房養老”詐騙的新情況,北京市司法局和北京市公證協會表示,將進一步修改完善相關公證事項的辦證流程和業務規范。即日起,不得為借款人辦理擔保性委托公證;公證機構辦理賦予強制執行效力公證和涉及不動產委托公證必須將公證書送達雙方當事人;公證機構為60歲以上老年人辦理賦予強制執行效力公證或涉及處分不動產的委托公證時,老年人必須由成年子女陪同,辦證過程必須進行錄像,并附卷備查。
8月2日下午,中國青年報記者來到北京市方正公證處,發現仍有多名老人被帶到公證處辦理借款公證,部分老人手中還攥著房產證。工作人員明確表示,年齡超過60周歲的老人,不予辦理類似公證。
北京市司法局表示,公證機構辦理公證事項是依當事人申請,依照法定程序辦理,也就是當事人必須自愿前往公證機構辦理公證事項。當事人申請辦理公證事項,應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而具有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公證,是債權人和債務人共同向公證機構提出的。債權文書中有當事人雙方對強制執行的約定和債務人自愿直接接受強制執行的意思表示。涉及處分不動產的委托書是委托人為了授權他人代為辦理房屋的買賣、抵押、租賃等事宜而單方簽署的法律文書。委托人申請辦理涉及處分不動產的委托書公證必須親自向公證機構提出。
該局也特別提示,老年人在簽訂抵押借款合同,處分本人所有的房產時應審慎行使民事權利。第一,不要輕信投資高額回報的言論,克制賺錢心切的心理。老年人應多與家人、子女協商,必要時咨詢專業人士,了解公司運營狀況,經多方論證再謹慎作出投資理財決定。第二,要正確分析投資理財的后果,重視簽字的效力,認真閱讀合同或協議,充分、清晰理解條款內容,準確預判不能到期還款的法律后果,切不可草率簽字。第三,要有風險意識,特別是在決策環節,如果投資公司要求老年人用一套房屋作抵押借款投資,卻不辦理符合法律規定的抵押登記,而是要求辦理委托代理售房的公證,一定要提高警惕。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房企海外融資創歷史新高?隨著境內融資難度加大,房企正在爭搶海外融資窗口期。 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數據顯示:7月單3...
對于應屆畢業生來說,除了找工作之外,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那就是找房子。 國內最大的O2O招聘平臺香草招聘聯合房天2...
不動產統一登記工作自2014年開始啟動,國土部曾制定了不動產統一登記工作的四年規劃,要在2017年可實現信息共享,依法...
李嘉誠麾下長實地產8月3日發布2017年中期業績報告顯示,2017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收入達298.63億港元(約合256.7億元人8...
日前,廣東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四次會議通過并公布了《廣東省旅游條例》(下文簡稱“條例”),該...
民宿寫入廣東省地方性法規,是否意味著原本處于“灰色地帶”的住宿分享經濟在廣東省獲得了“通行證”? 廣東省第十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