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食藥監公布抽檢結果,“三只松鼠”開心果霉菌超標1.8倍上“黑榜”。
食品安全問題時不時就爆一個雷。特別是特別火,人們特別喜愛的食品,突然一個食品安全問題出來,讓大家累覺不愛。今日一早,三只松鼠開心果被檢查出霉菌超標的新聞受到了媒體的廣泛關注,也讓這家食品界“網紅”在靚麗業績之外,因為食品安全這一話題成為熱點。
三只松鼠上“黑榜”
日前,國家食藥監公布抽檢結果,“三只松鼠”開心果霉菌超標1.8倍上“黑榜”。
對此,三只松鼠在今日凌晨做出緊急回應稱,霉菌超標的主要原因,是產品出廠后,因儲存和運輸條件下控制不當引起。三只松鼠已經致函“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堅果委員會“,對此情況進行咨詢。“堅果委員會”的說明回函中指出,快遞運輸、銷售平臺倉儲條件引起的檢驗結果不合格,食品生產方無法進行控制。
據悉,霉菌是自然界中常見的真菌,其超標原因可能是加工用料受霉菌污染,或者是由于產品存儲、運輸條件控制不當引起。霉菌污染可以使食品腐敗變質,破壞食品的色、香、味,降低食品的食用價值。
針對不合格樣品,“三只松鼠”稱,已在當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指導下主動召回該批次在售與庫存產品。在送達通知書后,蕪湖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到“三只松鼠”就該批次產品的生產數量、出入庫記錄、自檢報告記錄、留樣情況做了詳細的調查取證,并對召回后的產品進行無害化銷毀處理。
“三只松鼠”表示,接下來將與物流承運方再次明確車輛運輸要求,加強庫內儲存溫度濕度控制,并對出現霉菌超標表示歉意。
食品安全問題非首次
事實上,三只松鼠食品出現問題并非首次。
在2016年7月到2017年4月期間,三只松鼠因為食品安全問題有15起訴訟尚未了結的訴訟,其中14起作為被告,1起作為原告。而14起作為被告的訴訟中,有13起糾紛圍繞“產品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整體索賠金額206萬元。
2016年1月,在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實驗室檢測三只松鼠的鈉含量與其產品標示值不符。除了鈉、鹽含量都被抽查出超標,堅果產品中的甜蜜素也需要多加警惕。三只松鼠奶油味瓜子甜蜜素添加量超出國標要求,而甜蜜素作為一種常用的甜味劑,是食品中常用的添加劑,但如果長期、大量食用過多的甜蜜素,會給身體帶來一定的肝臟和神經系統危害。
同年5月,三只松鼠還因在食品中添加藥品蓮子芯、用非食品原料玫瑰果生產食品等,被蕪湖市食藥監部門處以5.63萬元的行政罰款。
2017年1月,中國消費者協會公布對去年“雙11”網絡購物商品質量測試的評價報告顯示,天貓平臺標稱“百草味”肉干組合、唯品會平臺標稱“三只松鼠”鹽焗腰果等4款產品鈉含量均超出允許誤差范圍。
今年3月,三只松鼠_小美金駿眉茶葉,檢測出非法添加色素檸檬黃,檢測報告認定為“不合格”等新聞,都在說明,三只松鼠存在隱患。
對于上述食品安全問題,業內人士認為與三只松鼠廣泛使用代工模式有關。
三只松鼠創立之初就以表示不生產零食,只做吃貨們的“搬運工”。從供應商、加工廠商,到銷售平臺、物流快遞,大多只是三只松鼠的合作伙伴。
具體的運營模式是這樣的:三只松鼠開始負責產品的研發,開發完成后,三只松鼠和農戶、合作社等采購源頭進行對接,與核心產區供應商建立長期合作等。再由三只松鼠將采購來的農產品交給供應商進行生產,按公司要求進行中間工藝的生產加工,最后交由公司進行嚴格的質量檢測、產品篩選及分裝。最后,產品生產完成,由三只松鼠在天貓、京東等線上平臺進行銷售。
這種模式給三只松鼠帶來不少好處。讓三只松鼠在短時間內規模迅速擴大,2012年創辦至今五年時間,三只松鼠憑借代工模式、自建的品牌質量管控體系以及獨特的互聯網思維,年營收超44億,凈利潤超2億。但這種貼牌生產的模式中,企業對產品質量的把控力較弱,安全隱患較高,三只松鼠產品質量不合格的事件頻頻出現。
畢竟,代工的方式讓產品的品質不是三只松鼠能夠決定的,批次抽檢也不能達到100%控制,后期運輸等稍不注意也會出現問題。
此外,三只松鼠還推出松鼠小賤、松鼠小美子品牌,進入茶葉、花茶,到牙膏、眼罩、潮牌服裝,再到即將推出的紅酒領域,也不排除其因為多元化發展而分散企業精力,導致管理出現漏洞。
對于上述安全問題,三只松鼠創始人章燎原曾表示:在食品安全上,三只松鼠做了很大的努力,質量管理采用的是建立圍繞食品安全、品質的全段數據鏈平臺和職能化管理平臺方式進行的,通過對質量數據進行收集分析并建立倒逼改善體系,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產品,做好主人、物流、工廠、松鼠伙伴的連接。
但顯然,直到現在,質量安全這一急需解決的隱患還是沒能解決。
IPO蒙陰影
此外,再次被放到臺面的安全問題,也讓正在謀劃上市的三只松鼠再次蒙上了一層陰影。
今年4月21日,三只松鼠在深交所發布首次公開募股說明書申報稿,擬在創業板發行不低于4000萬股股票,占發行后總股本的10%。申報稿同時顯示,該公司擬利用募集資金投資包括營銷網絡、供應鏈升級、物流及分裝體系升級三個項目,總金額約14.4億元。該募股說明書一出,三只松鼠就面臨不少質疑。
首先,三只松鼠有“踩線”發行的嫌疑。有據深交所對創業板上市公司的規定,上市公司公開發行的股份需要達到股份總數的25%以上,發行后股份超過4億的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份數量占發行后股份數量的比例最低為10%。
其次,三只松鼠存在利潤數據的質疑。有媒體就三只松鼠此前公布的2016年50億的營業額咨詢了電商行業專家魯振旺,魯振旺表示:“三只松鼠的營收也就1億左右”,他估算的理由是,目前該領域競爭激烈,行業利潤平均在2%左右。
再次,三只松鼠在運營過程中,對天貓平臺的依賴性過強。在2014-2016 年度,通過天貓商城實現的銷售收入分別占到公司營業收入的78.55%、75.72%和63.69%,具有較高的集中度與依賴性。
最后,還是產品的質量安全問題。在發布募股說明書之初,就有媒體報道稱,三只松鼠的食品安全問題會引發公眾信任度危機與恐慌。有媒體還拿此前的“三株帝國”作為例子,希望三只松鼠重視食品安全問題。
三株曾是從1994年以區區30萬元起家,在短短三五年內,便開創了資產達40多億元的基業。最鼎盛時,三株在全國所有省、市、自治區和絕大部分地級市注冊了600個子公司。但因為三株在電視廣告稱三株口服液“有病治病,無病保健”。 常德市患老年性尿頻的退休職工77歲的陳伯順購買10瓶三株口服液回家服用,引起三株藥物高蛋白過敏癥死亡。經報道,消費者聽到三株吃死人的消息后,紛紛退貨索賠,三株口服液及三株系列產品的銷售迅速陷入癱瘓狀態,龐大的“三株帝國”瞬間轟然倒下。
現在,三只松鼠在上市之際再次出現食品安全問題,對其IPO影響重大。此前就有多家企業因為食品安全問題沖刺創業板IPO被否。
如仲景大廚房股份有限公司因為沒有食品添加劑生產許可證被否。申請文件顯示,仲景大廚房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產品為香菇食品和香辛食品配料,需要采購的物料包括香菇原料、香辛料原料和工業產品,發行人已獲得的生產許可證不包括食品添加劑生產許可證。發審委稱,發行人在沒有取得食品添加劑生產許可證的情況下生產前述香辛食品配料一事,請保薦代表人說明發行人是否違反了《食品安全法》。
此外,還有上海休閑食品連鎖企業來伊份,因為蜜餞加工廠生產環境臟、亂,添加劑使用嚴重超標等現象被曝光。使其上市申請被否決,因為該事件導致銷售大幅下滑而引發證監會對其業績穩定性的擔憂。當時,騰訊微博做了一項調查顯示,90.26%的網友表示不會再購買來伊份的蜜餞產品。
而作為“網紅”的三只松鼠,每一次披露出食品質量問題,都必然會引起極大的市場“反應”。這樣一來,對于同樣是在沖刺上市關口被曝食品安全事件的三只松鼠來說,上市進程必然受到影響。歸根到底,還是要做良心產品!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近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出臺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目錄》等4個官方文件,并以衛生計生委辦公廳公函的形式通報了標準整合2...
三只松鼠霉菌超標國家食藥監總局15日通報,3批次食品被檢不合格。其中,近兩年火爆網絡的三只松鼠,其開心果檢出霉菌8...
三只松鼠開心果霉菌超標 兩度回應霉菌超標事件 曾多次出現質量問題8月15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了《總局關于3批次食...
韓國檢出毒雞蛋:三大超市已停售雞蛋 或導致價格進一步走高 歐洲“毒雞蛋”風波持續發酵,殺蟲劑氟蟲腈也受到越來越...
根據證監會8月15日發布的公告,昨日召開的發審會,審核了4家公司的IPO申請,其中,擬在創業板上市的江西耐普礦機新材4...
歐洲毒雞蛋事件持續發酵 歐洲毒雞蛋事件持續發酵 歐洲毒雞蛋事件正在持續發酵。奧地利近日也證實,從德國、荷蘭、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