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限”時代,傳統的房地產開發漸顯頹勢,大小型房企在融資、債務、利潤等多重壓力下,紛紛拓寬領域,走上轉型之路,以此尋求突破。
隨著全國范圍的調控政策穩中的推行,房地產市場總體運行趨于平穩。在“五限”時代,傳統的房地產開發漸顯頹勢,大小型房企在融資、債務、利潤等多重壓力下,紛紛拓寬領域,走上轉型之路,以此尋求突破。
龍頭房企的“大健康”之路
在涉足醫療健康三年后,萬達近日正式成立大健康集團,計劃以輕資產方式建設運營。實際上,除萬達集團外,萬科、恒大、綠地等大型地產集團也已在大健康領域跑馬圈地。
其中,恒大成立了“恒大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著力發展高端國際醫院、社區醫養、醫學美容及抗衰老等業務。
綠地與昆明市政府合作,擬投資306億元,開發建設集“醫康養”核心產業功能和“產學研”“文商旅居”輔助產業功能于一體的“大健康”產業項目。
保利與安寧市政府合作,擬投資800億元,在安寧太平打造滇中經濟圈集高端商務、特色商業、國際精品酒店、品質住宅為一體的高水平大健康綜合小鎮標桿和昆明市的大健康產業示范區。
萬達及其他地產商轉型投資醫療行業,建設“大健康”項目,實際上是瞄準了養老地產,作為業內人士口中的“朝陽行業”,養老地產大致可分為三種模式,一種是適老型,本身的建設和小區環境適合老人居住;第二是全托型,比如專門的養老公寓,配有先進的醫療資源和醫護人員;第三,是在社區里面布局養老或醫療中心,服務老年人。
目前對于房企來說,發展養老地產最大的困境,就是醫療資源的獲取。很多房企并不缺地,缺的是先進的醫療資源。所以,在未來,會有很多的房企參與與醫療機構達成戰略協議,合作將成大勢所趨。
中小房企“減債務”尋求突破
在樓市調控日趨嚴厲、行業集中度大幅提升的背景下,一些中小房企正在面臨經營危機。
繼去年出售資產予融創中國后,香港上市房企萊蒙國際最新又公告將出售8個房地產項目、超過百億的資產予和昌集團。至此,一年多時間萊蒙已拋售超過170億資產。
萊蒙并非個案。中小房企面臨的生存壓力和對未來的迷茫正在真實上演。即便在市場較好的深圳,近兩年也有不少中小房企變賣資產如蘭江地產,還有一些房企傳出破產,如奧宸集團等。
這些只是大量中小房企在調控下求存的縮影。去年以來,多家中小房企加快出售資產,行業整合兼并劇烈;同時集中度提升非常快,超級房企的市場占有率迅速提高。
據統計,2016年1-23名的房企銷售額加起來3.15萬億、市場占有率約為26.8%;今年上半年市場份額提高到36.3%,預計2020年占比將達51%。
無論出于債務壓力還是調整業務策略,都凸顯了中小房企當前面臨的壓力和對轉型的迷茫。未來,伴隨行業周期性調整和長期持續的調控,以及大規模兼并收購,更多中小型企業要邁入轉型突破之路。
物業管理或帶來巨大商機
近日香港媒體發表文章稱,面對政府對房地產行業加大的管控力度,內地的開發商正日益把注意力放到物業管理這種長期投資上,盡管這些投資可能許多年后才能帶來成果。
據悉,為尋求加強自身金融實力,以便在一個預計五年內將達到1.2萬億元的迅速增長的市場上進行競爭之際,幾十個開發商已經剝離了他們的物業管理業務。
開發商越來越把物業管理作為一個可以帶來穩定現金流并提升品牌認知度的部分。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前100家物業管理公司有大約17%的收入來自于副業。老年人護理和金融等非核心業務貢獻了物業公司總利潤的大約40%。物業管理潛藏著巨大的商機。
近日,雅生活集團與綠地集團達成深層次戰略合作關系,綠地集團以10億元戰略入股雅居樂物業公司20%股權,成為雅生活集團長期戰略性股東。
作為中國民生投資集團的子公司,中民未來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打算通過其物業管理業務為大陸6000萬居民提供服務。
此外,還有一些開發商還瞄準了A股上市,目前至少有兩家物業管理公司與開發商分離——浙江南都物業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和廣東碧桂園物業服務有限公司,已經在A股市場提交首次公開募股申請。
房企搶灘布局長租公寓市場
近期,有關鼓勵住房租賃市場發展的政策正密集落地。九部委《關于在人口凈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通知》日前印發,而北京、南京、杭州等熱點城市也已要求部分出讓土地須自持或配建一定比例的租賃型住房。
面對政策利好和租賃市場的巨大潛力,房企視長租公寓市場為正處于風口的藍海產業,多家房企紛紛開始搶灘布局。
萬科是最早進入長租公寓市場的房企之一,于2016年5月正式推出了長租公寓業務。2017年,萬科加快了在北上廣深布局長租公寓的步伐。萬科計劃通過收購、躉租、建設等方式,使得長租公寓品牌“泊寓”的數量達到10萬間。
2016年8月,龍湖地產董事長吳亞軍宣布推出“冠寓”,長租公寓成為龍湖繼地產、商業、物業后的“第四大主航道業務”,聚焦一線城市及像杭州這樣的領先二線城市,力爭用3年時間,達到10萬間的規模。
2017年6月,佳兆業也宣布進軍長租公寓,布局全國所有一線及主要二線城市,預計三年內打造長租公寓10萬間;另外,中駿置業透過美國睿星資本,加速在長租公寓領域的拓展速度。未來三年推出5萬間長租公寓。
招商、旭輝、遠洋、陽光城等多家房地產開發商也開始介入長租公寓市場,搶先構筑起自己的房屋租賃服務市場。
長租公寓市場看似一個即將要被做大的蛋糕,對于未來前景,“藍海”幾乎成為業內人士共識。正因為如此,面對長租公寓市場藍海,越來越多的房企會加入其中。
“去地產化”言之尚早 量力而行才能步步為營
無論是發展“大健康”項目,規劃養老地產,還是轉型“輕資產”,進軍物業和長租市場,都是在房企凈利潤下滑、融資成本增加、土地和調控政策趨緊的背景下,房企謀求“多元化”,尋找突破契機的方式。
在近期結束的2017博鰲房地產論壇上,“多元化”和“去地產化”成為關鍵詞。目前的“去地產化”更多的體現在“輕資產運營”和地產多元化發展上。比如萬達出售酒店和文旅項目,著力于自身品牌的運營,萬科試水養老、自持物業、特色小鎮、長租公寓等領域,籍此由房地產開發商轉型為城市運營商。
可以看出,多元化試水先期也都在圍繞“地產”、“土地”展開,短期內房地產企業仍難擺脫“地產”主業,因此,房企完全“去地產化”言之尚早。
雖然多元化為眾多房企提供了一種新思路,但不可否認的是,很多多元化涉及的領域發展并不成熟。盡管人口老齡化和租賃市場為養老地產和長租公寓提供了一片藍海,但我國的房地產市場環境復雜,跟風式的搶奪市場,一味謀求轉型,可能會淘汰更多運營能力較弱的企業。
拿地就能賺錢的時代已經過去,量力而行才是最穩妥的發展方式。龍頭房企擁有豐富的土地儲備,要做的就是提高自身運營力和服務能力,“賣的不是房子,而是一種服務”,創新服務理念,營造良好的品牌形象。中小房企要根據自身的經濟實力,注重宏觀的調控政策,警惕金融風險,多方面謀求合作。
所以,在轉型這條路上,盲目的“去地產化”、削減負債率、突破盈利瓶頸、跟風創新的方式是行不通的。輕資產和多元化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擔房企風險,但不是治本之策。當下房企的重心,更多在應放在提高自身的運營力上,在瞬息萬變的房地產市場里,保持睿智和冷靜的頭腦。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今年上半年,北京寫字樓市場共有7個項目入市,導致寫字樓整體空置率同比上升,預計下半年,空置率持續走高將帶來租金2...
在去年的房地產行業,可謂是風風火火!很多人去年通過買房這一項已經帶來了非常巨大的財富,這也使得更多的人看到了“...
近期,多地傳出銀行繼續上浮房貸利率的消息。有媒體近日調查發現,有個別城市首套房貸款利率在基準利率的基礎上上浮高...
近日,北京市住建委印發《關于組織開展老舊小區摸底調查的通知》。根據通知內容,為了做好未來三年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
8月21日,華人置業在公告中表示,將在適時情況下考慮出售持有的中國恒大的股份。華人置業(全稱華人置業集團有限公司1...
近日公租房代租代辦的消息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和探討,而北京市住建委也真對此事發布了聲明。 據媒體8月21日消息,針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