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財務投資者充分利用了高估值與股票市場的上漲,令退出活動實現了增長。在此期間,共有161宗私募股權/風險投資交易通過IPO方式實現了退出。而在2016年下半年,僅有131宗IPO退出。國內A股市場是投資者首選的退出路線。
?? 8月24日,普華永道發布的報告《2017年上半年中國企業并購年中回顧與前瞻》顯示,2017年前6個月,中國并購活動交易總額達到2830億美元,低于2016年下半年的3550億美元,環比下滑約20%。三大主要子版塊(戰略、財務和海外并購)的交易總額均出現下降。盡管中國企業海外并購交易的總金額下降了13%,交易數量卻增長了8%。
“由于缺乏引人矚目的巨型交易,并購活動的交易總額明顯受到影響。然而,海外交易的數量創下歷史新高,這表明擁有強大戰略理由的交易仍然受到市場歡迎。”普華永道中國企業并購服務部合伙人路谷春接受《證券日報》采訪時表示,2017年上半年,超過10億美元的交易僅有10宗,而2016年下半年超過10億美元的交易有15宗。入境并購方面,盡管與海外并購相比規模小得多,但仍創下了兩年來的新高,這主要歸因于多筆較大規模的交易以及來自日本的投資增長。
就不同行業的戰略交易而言,房地產業的并購交易達到了三年來的新高,這主要歸因于涉及萬科地產的兩筆巨型交易,總價值達到了180億美元。科技行業的并購交易也略有反彈。
普華永道中國企業并購服務部合伙人吳可表示,私募股權與財務投資者的并購活動相比2016年下半年的高峰期出現了下滑,但是總體依然保持強勁。海外并購在這波趨勢中變得越來越重要。今年前6個月,中國企業海外并購占私募股權投資交易的四分之一。
今年上半年,財務投資者充分利用了高估值與股票市場的上漲,令退出活動實現了增長。在此期間,共有161宗私募股權/風險投資交易通過IPO方式實現了退出。而在2016年下半年,僅有131宗IPO退出。國內A股市場是投資者首選的退出路線。
中國企業海外并購的總金額下跌了13%,這主要歸因于巨型交易數量的減少。2017年上半年僅有15宗巨型交易,而2016年下半年則有23宗。縱觀海外投資的三大主要子版塊(國有企業、私有企業和財務投資者),交易數量均得以保持或有所增長。擁有明確戰略理由的交易繼續受到青睞:技術行業的交易數量處于領先地位。
普華永道預計,2017年下半年的并購交易活動將出現輕微放緩。然而,整體并購活動將依然保持強勁,2018年應該會實現進一步增長。近日,中國政府頒布了針對海外投資的新規,明確了對海外投資監管的鼓勵、限制和禁止范圍。總體而言,不完全依賴人民幣資金的投資者將獲得優勢。
?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在2017中國銀行業發展論壇上,金融科技的話題異常火爆。圍繞銀行網點會否存在、金融科技會給傳統銀行和民營銀行帶來哪...
今天,中國基金業協會公布了公募基金最新規規模數據,貨幣基金7月份單月規模猛增7500億元,推動公募基金規模再創新高?...
在北京方面看來,金融風險仍是巨大的,盡管兩年前那種人民幣貶值、資本外流不斷加劇、資本與金融賬戶雙赤字的可怕惡性...
數據顯示,6、7月非金融機構存款分別為840.77億元、901.40億元。記者了解到,央行在今年年初曾通知要求,支付機構將客...
2017年1-7月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經濟運行情況 2017年1-7月,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①(以下簡稱國有企業)經濟運...
8月23日,擬在創業板上市的福建阿石創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寧波創源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湖南九典制藥股份有限公司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