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瑞銀發布了新一年的中國電影行業報告。
8月初,瑞銀發布了新一年的中國電影行業報告。2016年,中國電影票房增長跌至個位數,這個跌勢在2017年前半年依然難見好轉。
瑞銀分析,中國電影市場正在受到供需雙方的多重結構性因素困擾:除了優質本土內容的缺失,三四五線城市的新增屏幕也已經無法刺激票房的增長,同時也導致了單屏票房的稀釋。
此外,80、90后人群在電影市場的消費力已經愈加明顯且相對飽和,這個人群的滲透程度遠遠高于投資者們的預期。
基于電影的供需關系,瑞銀也將2016年及以后的中國票房復合年增長率從21%削減至13%。瑞銀認為,現在最該關注的問題是,中國市場如何花更多的時間來達到成熟狀態。瑞銀數據分析,在三四線及以下城市,短期內,一些主要院線的單屏幕票房將會下滑。但是,這個趨勢只會持續到2020年,一些高質量的本土內容將有望令其恢復生機。
80、90后觀眾接近飽和
在2017年前半年,票房收入達到269億,同比增長了9.4%。去掉服務費,總票房達到253億,比去年增長了2.6%。從2017年三月開始(備注:一直到《戰狼2》出現之前),總票房前十名的電影都是進口電影。
三月,進口電影的票占比更是達到了93%,是近年來的歷史最高值。不過,由于有賣相的進口電影基本已經都在上半年上映了,因此進口片引領票房的趨勢預計在2017年下半年將會相對減弱。
中國電影市場正在走向平穩發展階段,與此同時,供需雙方也面臨著結構性的挑戰,在未來五年,有兩個重要的結構性問題將會影響票房的增長。
從市場供應的角度來看,當前的中國電影市場正在進入一個內容為王的時代,因此瑞銀認為,缺乏高質量的本土內容是中國電影市場的硬傷:
從2016年2月《美人魚》上映后開始,月票房紀錄已經17個月沒有被打破了(備注:在《戰狼2》出現之前),在2010-2015年間,基本上每5到10個月都會有新的票房紀錄出現,但《美人魚》史無前例的票房成績也是新紀錄難以產生的一個主要原因。
2016年2月上映影片票房排行榜前十名
而如果中國要在票房上超越美國,其平均月票房大約要達到64.61億,大概是2016年2月的水平。這就需要更多大制作、高票房的電影。
雖然在過去的兩到三年間,國產電影在質量上有所提升,但相比于好萊塢來說還是有著一定的距離。在美國和中國的前20名票房影片列表顯示,中國目前還是比較依賴于進口電影和合拍片(與香港的)。
從市場需求的角度來看,主要消費群體已經接近飽和。中國的80、90后是當前主要的消費群體。藝恩數據顯示,在去年,30%的中國人口貢獻了80%的電影票房,在美國,電影觀眾分布往往和人口結構一致。瑞銀計算得知,80、90后的每年人均上座率在2016年增幅為上一年的2.1倍,這已經遠遠高于投資者們的預期。
2016年,30%的中國人口貢獻了80%的電影票房
在美國,不同年齡段觀影人群所占比與其在總人群中所占比更加均衡
人口與內容助力票房2020年復蘇
在過去五年里,三四線城市一直是許多院線的重點關注區域。從瑞銀對這些城市的調查看來,新增屏幕在三四線及以下城市很難迎來更多的消費者。
除了一線城市,包括河南、安徽、江西的中心城市以及其它二線城市都在2013-2016年間新增了許多銀幕,然而單屏幕票房在這些城市都已經逐漸在被稀釋,尤其是在經濟力較弱的省份,比如安徽、河南和江西。
2016年,通過對這些城市的調查,瑞銀發現,像常德和蕪湖這些三線城市,比綿陽這樣的四線城市有著更高的受眾滲透率。然而,三線城市的單屏幕票房很明顯低于綿陽這樣的四線城市,這也表示,院線的擴張在過去兩年已經被大部分稀釋。
2016年,寧波、常德、蕪湖、綿陽四地的區級城市和縣級城市的銀幕分布占比
2016年,寧波、蕪湖、常德、綿陽四地的區級城市和縣級城市的票房分布占比
2016年,綿陽一地的區級城市和縣級城市的單銀幕票房占比
人們看好的低線城市與縣級區域消費人群的消費能力仍然相對較弱,這些地區并沒有吸引到更多的觀眾。60%-70%的銀幕集中在更上一級的地級市,同時,它們的票房占比也高達區縣城市的90%。在綿陽,單屏幕票房在區級地域大概是168萬,至少是縣級城市數據的1.2倍。
在綿陽這樣的四線城市,區級城市的單銀幕票房遠高于縣級城市的單銀幕票房
接下來三年(2018-2020)的中國的票房增速分別在19%、23%、22%,且總票房將在2020年達到754億。院線的擴張仍然將是一個重要的推動力,在2020年,中國的銀幕數將達到70000塊。然而,內容對單屏幕票房的拉動將持續到2019年,那時,單屏幕票房在院線的擴張下將有所緩和。
在2020年,兩個結構性問題將會得到部分解決:
人口因素對電影消費更加有利。預估五年內中國人口結構不會有重大變化,但瑞銀預計,在1970年后出生的世代人口將在2020年占到了人口的67%,相比2015年(63%)有少量增長。
內容產業的進步同樣會有利于票房的增長。近年來單屏幕票房下降的最后一個循環是在2011年-2013年,之后,國產電影便開始出現了一些破紀錄的影片,比如《泰囧》、《心花路放》。單屏幕票房分別在2014、2015年間上升了3%、14%。
國產電影在票房上的缺失與制作能力緊密相關。越來越多的大制作電影在2016-2017年出現,但他們的質量依然比不上好萊塢。瑞銀預計,在2018年到2020年間,中國電影市場將迎來輕微的復蘇,國內的票房在2020年或將達到754億。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變5》登上6月票房冠軍2017年已經過去了一半,剛剛告別的6月,全國電影票房收獲39.21億元,比5月(38.87億元)以及去...
經過十多年的討論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以下簡稱“《電影產業促進法》”)終于從3月1日起正式頒布...
相對北美的頹勢,內地簡直是另一番景象。很早就說過《魔獸》的爆發力在內地自成一檔,甚至超過了《變形金剛》這種現象...
近日,索尼傳出了調整多部電影檔期的消息,其中包括由安妮·海瑟薇出演的真人版《芭比》。電影由原來的 20186...
紐約時代廣場的戶外廣告,自古以來都是各大品牌們的“兵家必爭之地”。因此廣場中也形成了多塊屏幕的“群雄割據”之勢...
8 月 22 日,陌陌發布了第二季度的財報,這是陌陌第十個季度連續盈利。這份凈營收和凈利潤都超過兩倍增長的財報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