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一直流傳,中國民營車企高管的收入相當豐厚,絲毫不亞于國外一流汽車公司。那么這些老總的收入究竟是多少呢?
中國十大車企高管薪酬排行榜,:長城魏建軍第一
坊間一直流傳,中國民營車企高管的收入相當豐厚,絲毫不亞于國外一流汽車公司。那么這些老總的收入究竟是多少呢?根據凹凸榜發布的2016年車企高管薪酬排行榜,咱們可以一窺究竟。
(以下排名僅為車企一把手,未將高管納入排名)
第一名:長城汽車
董事長:魏建軍
年薪:575.28萬
作為一家奉行軍事化管理的汽車公司,魏總在業內一向以高調示人。其他車企都是掌門人收入不如聘請的高管,但長城不同,魏總作為創始人,是整個長城體系收入最高的人,一人之下的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年薪為551.41萬。值得一提的是,魏建軍家族持有長城有限公司56%的股權,而長城的市值達到了1251億元。
第二名:比亞迪
總裁:王傳福
年薪:411萬
雖然很多人都明白,年薪多少對于這些老總來說,并不影響身家。比亞迪是當前國內市值最高的民營車企,總收入甚至超過長城汽車,而王傳福本人也持有比亞迪股份超過22%,據傳王傳福曾減持比亞迪1%股份,套現近17億元。雖然身家超過300億,但"船夫"哥還是給自己計算了一筆不小的工資,好在相比魏總,王總還是客氣不少的。
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公司很多高管收入頗豐,比如副總裁廉玉波年薪高達613萬,為國內車企高管之最。
第三名:江淮汽車
董事長:安進
年薪:173.01萬
以"船夫"哥為分水嶺,從江淮汽車開始,剩下的老總年薪都不超過200萬,以當前中國的商業環境看,這個收入真算清廉了,畢竟一個優秀的房產置業顧問能做到年入百萬好嗎。安進從2012年開始接任江淮汽車董事長。
第四名:江鈴汽車
執行副總裁:熊春英
年薪:166萬
其實江鈴現任的董事長為邱天高,但網絡上無法查到其年薪,只能查到江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執行副總裁熊春英的年薪為166萬。
第五名:力帆汽車
董事長:尹明善
年薪:126萬
力帆以摩托車起家,是汽車行業的后來者。尹明善47歲開始創業,整個事業經歷堪稱"傳奇"。雖然老總尹明善身家幾百億,但座駕卻是自家品牌力帆820,相反尹明善之子,人稱歡喜哥的尹喜地卻是個不折不扣的豪車收集者,他曾是首款布加迪的擁有者。
第六名:廣汽集團
董事長:曾慶洪
年薪:110.9萬
曾慶洪于2013年6月出任廣本集團總經理,2016年9月出任廣汽集團董事長。
第七名:長安汽車
總裁:朱華榮
年薪:104.37萬
朱華榮在汽車科研方面有很高的造詣,是中國兵器裝備集團科技帶頭人,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它于2014年12月,出任任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第八名:一汽轎車
前總經理:安鐵成
年薪:60.61萬
為什么要說前總經理呢,因為這份報告是2016年的數據。安鐵成已于2017年4月辭去了一汽轎車總經理職務,被調任至東風汽車公司副總經理。一汽轎車現任總經理為胡詠。
第九名:海馬汽車
董事長:孫忠春
年薪:43.1萬
海馬汽車1988年建廠,而孫忠春先生以及和海馬汽車一起度過了二十五載春秋,從一名普通的技術員再到如今的董事長,相當勵志。
第十名:吉利汽車
董事長:李書福
年薪:34.3萬
李書福大概可以算是國內車企年薪最低的企業老總了,這個薪資水平或許連500強的中層管理者都不如。但前文我們已經說到,對于這些持股眾多的老總,薪資多少影響并不大。李書福對吉利的持股超過40%,而吉利汽車目前的市值超過600億,你自己算吧!
雖然李書福對自己蠻"苛刻",但對手下人是"真仗義",吉利行政總裁桂生悅先生年薪就高達524.9萬,能排進高管年薪前五。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隨著亞馬遜繼續通過生鮮店AmazonFresh Pickup和最近收購的全食超市挺進食品雜貨市場,他們也在超快遞送上持續增加投I...
上半年建材產品合格率有所提升根據國家質檢總局公告內容,建筑和裝飾裝修材料品類中,質檢總局上半年抽查了6種414家企...
炎炎夏日,很多害蟲都開始大肆爆發,殺蟲劑的使用也進入了一個小高峰,為了保護老百姓的合法權益,確保老百姓可以買到...
近年來,運動品牌增長勢頭依然強勁。放到本土品牌,安踏、李寧、特步和361度顯然占據了中國市場的半壁江山。根據各家2...
上海新能源汽車產業展 充電樁備受市場關注 如何升級迭代保持市場活力8月23日,由新能源汽車產業網、廣東省充電設施2...
2016年末,當紅體育品牌Under Armour出現自上市以來的第一次虧損。2017年,又經歷了裁員重組、下調預期、CEO離職……...